央广网北京7月30日消息(记者 樊瑞)记者了解到,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活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运动会观赛门票已正式开售,首轮测试赛正陆续举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科技、运动精神与工程艺术的巅峰对决,持续三天的人形机器人巅峰赛事由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组成,涵盖26个项目,可在现场检验机器人跑步、跳高、跳远、自由搏击等项目。
精彩机甲竞技亮点纷呈
据悉,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北京国资公司联合承办。
8月14日晚的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将有超百支战队逐梦“冰丝带”,各式机甲赛场竞放风采,机器人街舞、戏曲轮番登场,更与专业街舞团联袂献艺。当万千光束汇聚于“智芯”水晶装置,数能传承的星火就此点亮,为这场科技盛会拉开璀璨序幕。
机器人在冰丝带“熊猫眼”核心区进行测试
持续三天的人形机器人巅峰赛事由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组成,涵盖26个项目,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最新成果。竞技赛中机器人将挑战人类传统体育项目,包括跑步、跳高、跳远、自由体操和3V3、5V5足球赛等。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武术和灵机一动等项目,展现机器人的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作能力。场景赛则聚焦实际应用,如工厂物料搬运、医院药品分拣、酒店清洁服务等。外围赛事包括了自由搏击、投篮大赛和乒乓球(人机对抗)等。
8月15日赛事启幕首日将上演400米与1500米比拼,3V3、5V5足球激战、武术、舞蹈灵动展现,叠加酒店、工厂等场景赛集中呈现,共同开启竞技与应用盛宴的精彩篇章。
8月16日精彩再升级,100米障碍赛点燃速度对决,跳高、跳远、体操、自由搏击、舞蹈等多类项目接连登场,酒店迎宾、药品拆分等实用场景赛同步展开,让赛事看点接连涌现。
8月17日是巅峰收官,包括接力赛的协作极限考验、足球与搏击项目的终极对决,将与场景赛收官战一同勾勒出人形机器人的能力边界与进化潜力。
此外,本届机器人运动会还特别设置了乒乓球、投篮等人机对抗环节,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与“智能高手”过招的乐趣与科技魅力,体验科技带来的新奇玩法。
首轮测试赛正陆续举行
自7月24日起,本次赛事首轮测试赛陆续举行。包括物料搬运整理、药品分拣分装、清洁服务、迎宾服务、混料分拣等场景赛,以及3V3足球、100米障碍赛、原地跳高、灵机一动、跳远、自由体操、舞蹈、武术等竞技赛和表演赛在内的各赛项测试赛陆续在实训基地展开。
为确保各参赛队伍提前适应场地和竞赛规则、在赛时发挥出最好水平,本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根据赛项设置,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打造了集赛队训练、产品测试、数据采集、技术验证为一体的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熊猫眼”核心区、足球实训基地和场景类测试赛区三部分组成,由北奥集团负责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位于“冰丝带”南广场的足球实训基地已于7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具备多支队伍同步训练的承载能力,可全面保障国内外参赛队伍的训练需求。自实训基地投入使用以来,日均接待十余支赛队入驻训练,后续将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入驻。
位于“冰丝带”西南侧下沉广场的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熊猫眼”核心区已完成施工建设,将于8月1日正式启用。“熊猫眼”核心区位于国家速滑馆西南侧下沉广场,该区域设有一块5V5足球场地,将打造为集未来感、科技感与可持续性于一体的“智能时空”,成为象征着“冰丝带”创新精神与北京奥运遗产延续的新地标。
据悉,“熊猫眼”核心区除了用于保障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前测试训练以外,还将在赛后作为固定设施,成为打造行业领先的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验证、技术迭代、人才培养、产业对接与公众科普的综合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