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西省就业服务局召开全省就业服务工作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专门前往杏花岭区巨轮街道富力华庭社区进行观摩学习,这个社区在就业帮扶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智能化应用,为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富力华庭社区在就业帮扶工作中,把智能技术与传统服务深度融合,在岗位匹配、技能培训、政策推送等环节都有所创新,特别是他们创新推出的‘13528’工作法,从就业需求摸排到资源对接,再到后续跟踪服务,构建起了目标清晰、路径精准、保障有力的就业帮扶闭环体系,大大提升了基层就业服务的精准与高效。
当天,社区正在室外举办一场智能招聘会,他们依托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众联就业e路帮”小程序和就业帮扶监测平台,搭建起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
在服务大厅,“AI智能招聘机器人”正在通过语音唤醒智能助手“小莲”,办事群众可以与其进行自然流畅的语音交互。通过机器人的快速响应,方便查询各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如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的具体内容、申请条件及流程,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的岗位类型、薪资期望、工作地点等要求,精准筛选并推送匹配的岗位信息。
在服务大厅的培训室,由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聘请的求职能力实训师,正在为大家进行求职能力提升的公益讲座,30余名参加暑期实习实训的大学生,正在接受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内容的培训。这种“求职能力讲座+精准对接”的模式,可以真正解决大学生求职时的实际困惑,也为社区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项目范例。
在社区的大数据精准就业帮扶平台演示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就能精准分析就业需求、匹配岗位信息、实施精准帮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富力华庭社区创新的‘13528’工作法,其科学性、实效性,为社区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重要范本。”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服务局局长孙四军认为,富力华庭社区将智能招聘下沉社区、运用AI技术和大数据赋能精准帮扶、打造便捷的语音交互服务场景等数智化做法,让就业服务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感知”,从“大水漫灌”升级为“精准滴灌”,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借鉴。
参加观摩的同志表示,富力华庭社区的数智化服务经验很有启发,接下来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与就业群体特点,推动基层就业服务工作向更智能、更精准、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供 稿丨杏花岭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