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论文也能毕业?她用“1微米”拿到硕士学位
创始人
2025-08-01 21:00:53
0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位论文

2025年的毕业季

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茜

提交的

是一份4.5万字的研发报告

和一套实体装置

成为山东省首位

以实践成果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

王茜(右)与导师姚鹏合影

王茜的实践成果是关于“非球面树脂光学镜片的精密胶合技术”的一套仪器设备。

按照设计,这套仪器设备可在两个镜片进行胶合过程中,将精度控制在1微米左右,相当于头发直径的1/60

经专家认证,此项成果实现了产品组装精度微米级,效率较传统提升了两倍,整体技术水平达行业先进水平

实际上,该成果并非王茜的独创,而是产教融合下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的顺势而为

“行业难题”,成为她的 “毕业答卷”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存在单一化问题,更偏重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易造成产教脱节现象。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韩勃说。

在这一背景下,2022年,我国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把工程实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首批试点,山东大学与17家国内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培养机制。

受益于此,王茜一入学就有了明确的研究课题。她的课题源自歌尔VR眼镜生产中的精密胶合难题——“把两个镜片胶合在一起,中间的UV胶固化收缩会导致图像扭曲,误差必须控制在1微米以内。

瞄准这个实践课题,山东大学设计了“一企一案、一生一策”的培养方案

三年间,王茜的课堂不仅在学校,也同时设在企业里。每月雷打不动去企业试验并汇报研究进展,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双导师制,与企业导师、专家合作申请专利、发表论文……

王茜在实验室进行镜片胶合实验

“用实践成果说话”

如今,让更多高校学生在工程实践中锻炼的氛围愈加浓厚。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规定,授予专业学位可按专业实践成果进行答辩

王茜坦言,这一新规给予自己尝试以实践成果形式申请硕士学位的底气。

此外,学位评价机制也进行了同步的改革。在王茜的毕业答辩中,5名评审专家中有3名来自企业,考核重点不是论文的理论深度,而是成果的产业价值。因其创新性和可行性,最终获得答辩委员会的一致通过。

据统计,首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硕士中,已有67名学生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性成果申请学位。

目前,王茜已通过校招顺利入职歌尔这家她早已熟悉的公司,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央视网、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门】重点关注项目:ARK ... 金融行业现在正遭遇一场由ARK DEFAI 引发的变动,这场变动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同时会对...
从方寸到万象:首届中国手机摄影...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8月21日,首届中国手机摄影大展荣誉盛典(以下简称摄影展)在深圳举...
180个项目(人)获云南省科学... 央广网昆明8月23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8月22日上午,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举行,会议宣读了...
安卓厂商联合发布隐私权限新体系... 近日,OPPO、vivo、小米、荣耀、联想五家手机厂商在2025移动智能终端生态联盟开发者沙龙上联合...
清华教授黄民烈:大模型下一步将...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我们认为,AI+心理健康赛道会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在8月2...
从方寸到万象——首届中国手机摄... 8月21日,首届中国手机摄影大展荣誉盛典(以下简称“荣誉盛典”)在深圳举办,“方寸之光 万象共生”主...
美国小行星撞击试验:碎石喷发产... 新华社洛杉矶8月21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行星科学杂志》21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美国航天局20...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将首设“绿电应... 新华社银川8月22日电(记者许晋豫、张瀚暘)记者22日从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
不离开地球也能做“月球”实验?... 在地球上如何开展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有一种途径是,在地球上特定区域,寻找最具代表性的“类行星环境”,...
太舟坞花园功能蔬菜无人农场“智... 受持续阴雨影响,北京秋季胡萝卜播种时间紧迫。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