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涂子沛:人工智能的教育,要从家庭开始|名家有约
创始人
2025-08-03 14:40:36
0

智能社会是否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史上的三次高潮是什么?大模型究竟是什么?这些关于高科技的“硬核”问题,大数据专家、作家涂子沛面向孩子,“说”出了更生动的答案。

近日,人民邮电出版社、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给孩子讲大数据》《给孩子讲人工智能》《给孩子讲大模型》人工智能三部曲。这套书用生动的故事、幽默的漫画、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孩子们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原理、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换句话说,它不仅被视作一套科普读物,更有可能成为帮助孩子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工具。

《给孩子讲大数据》《给孩子讲人工智能》《给孩子讲大模型》人工智能三部曲。 受访者 供图

在创作青少年科普读物之前,涂子沛已完成《大数据》《数据之巅》《数文明》等著作,是国内著名的大数据专家。在他看来,转向青少年科普写作意义非凡,也让他对人工智能领域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在这个“科技驱动的时代”,孩子对未来技术的理解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关乎国家的竞争力。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关于它的教育价值也在日益凸显。

涂子沛认为,人工智能的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应该在家庭启蒙,他希望透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必要一环。到那时,家长与孩子能够携手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数据思维,掌握人工智能的话语体系与相关原理,一起迎接新的时代浪潮。

讲好故事,用好比喻

南方+:在完成《数据之巅》《数文明》等著作后,你开始为小读者创作《给孩子讲大数据》《给孩子讲人工智能》《给孩子讲大模型》等,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转向青少年的科普写作?

涂子沛:2020年起,人工智能经常成为新闻头条,我看到后都会和我家里的小朋友讨论,有时甚至会把它们打印出来,这些素材和讨论的结果后来就成为《给孩子讲大数据》《给孩子讲人工智能》这些书的基础与灵感。我意识到,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改变所有领域,其中包括人才的衡量标准。

未来的所有工作可能都需要人工智能的辅助,因此将它延伸到家庭教育,在我看来十分必要。不过,现在有很多家长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恐惧心理,没有办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它,这种限制有可能会剥夺孩子的明天。

涂子沛近照。 受访者 供图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家庭教育,帮助孩子们更从容地走入人机协作的时代。所以,我就写出了这几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作品。

南方+:你在写作时如何平衡故事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严谨性?

涂子沛:我首先要保证内容正确无误。在正确的基础上,再用有趣的方式来呈现。科普写作是表达方式上的创新,许多知识和产品已经被发现和发明了,这时我就需要用一种好的表达,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其中核心有两个,第一是要讲究故事性,包括科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思维方式。第二是要善于打比方。例如,为了让孩子们知晓ChatGPT和DeepSeek的区别,我把ChatGPT比作只拥有一位厨师的餐厅,不管是谁来下单,是要中国菜、日本菜还是法国菜,都只有这位大厨来烹饪,而DeepSeek则像拥有上百位厨师的餐厅,顾客下单时,它会根据算法,把不同的订单派给不同的厨师。DeepSeek的这种做法是工程上的创新,在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也有局限性,容易产生幻觉。这就好像我向餐厅下单了融合菜,但一名特定的厨师没有对应的做法,不知所措,只好制作出奇怪的菜肴。

此外,我把大语言模型比喻成一台巨大的机器,它带有以亿为单位的参数比作机器上的开关和按钮,在阐述大语言模型的原理时,我说它是小朋友经常玩的“词语接龙”游戏,就像一个人会拥有好朋友,一个词语也会有“好朋友”,并跟它们在固定的场合一起出现,基于这个原理,大语言模型可以计算任何词在一个特定场景出现的概率,预测一个词语出现后,接着会出现哪些词语。这些比喻是我的原创。

涂子沛用AI制作的图片。 受访者 供图

南方+:新版著作和2020年版本相比,新增了哪些内容?

涂子沛:两个版本相差了四五年,我在新版中做了不少调整,增加了更多的人工智能例子,例如在阐述深度学习的理论时,我增加了机器人过马路的方法、图片识别的方法等例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写青少年科普读物需要“降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一些例子或故事,把内容讲得更生动透彻。这个思考过程对我写成年人的作品也有帮助。这几本的繁体版本已经出版了,香港的出版社把标题改为《三小时学会大数据》《三小时学会人工智能》等,这也说明,成年人也非常乐意翻阅这种内容更生动的书,我们成年人在面对这些新兴技术时,也是一个孩子。

未来需要通用型人才

南方+:哪些能力是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在家庭场景中如何开展关于人工智能的启蒙?

涂子沛:未来很多专业性的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人们要做一些具有通用性、交叉性、跨领域的工作,毕竟目前人工智能还难以处理一些复杂情况下的决策,难以表达感情。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要成为通用型的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这是家长在教育时需要注意的。此外,未来的人要更善于做人的工作,一个领导不仅仅是安排工作,要像“教练”一样,把员工的潜力激发出来。

涂子沛用AI制作的图片。 受访者 供图

我在家里,特别注意教育小朋友利用人工智能去做一些创意十足的事情,可以先从画画、写诗、编故事做起。

举个例子,我的孩子每天需要背100个单词,100个单词里有20个是不熟练的。我会把这20个单词“喂”给ChatGPT,让它用这20个单词编写一个故事、生成一些图片,孩子可以读故事,还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描述,学习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当然,家长也要限制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与孩子缔结人工智能使用公约,例如不能用人工智能代写作业。这就要求家长要弄懂一些人工智能的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南方+:你觉得人工智能会削弱人类对“创造力”的追求吗?

涂子沛:我认为,人工智能会挑战、激发出人的创造性。很多人在讨论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性?我的回答是——它可以帮助人类进行创造。

例如AI取名的应用,父母要为孩子取个独特的名字并不容易,毕竟许多名字的重复度是非常高的,可能好几百万人都在用同样的名字。但当父母把要求告诉人工智能,它会生成很多选择,有些组合或许会让人眼前一亮,激发父母思考出更有特色的名字。

南方+: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年不断在发展,你在重新梳理时和几年前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涂子沛:我虽然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很多年,但此前并不相信会出现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是指人工智能可具有高效的学习和泛化能力、能够完成人类大脑可以完成的一切任务。

涂子沛近照。 受访者 供图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相信通用人工智能。但在最近五年间,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开始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人类大脑绝大部分的工作。我甚至观察到,ChatGPT自诞生至今,幻觉正在大幅减少,减少的比例高达95%,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快。

我有预感,平静的水平面下,孕育着一场更大的科技变化,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会很大。

我正是在这几年观察的驱动下进行写作的,接下来我计划会写一本《给父母讲人工智能》。毫不夸张地说,人工智能在未来会成为家庭、学校里的新成员,不仅是一部无穷无尽的百科全书,更会带来有价值的陪伴。这时,家长更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话语体系和原理,带领孩子们迎接新的时代浪潮。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图片:受访者提供

【作者】 戴雪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宫周记丨“太空快递”签收之后... 上周 除按计划开展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外 神二十乘组还完成了 随天舟九号上行的新设备安装等多项工作...
小说《深巷有灯·第二部》第十章... 来源:好睡眠枕头网 “机器开始说话,语言超越了人类的界限。” 01|初现语灵 随着非传播语的广泛承认...
专访涂子沛:人工智能的教育,要... 智能社会是否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史上的三次高潮是什么?大模型究竟是什么?这些关于高科技的“硬核”问题,...
热搜第一!微信“隐藏功能”曝光... 8月1日,话题“微信支付 遗失提醒”、“怎么不等微信下架再告诉我”相继登上热搜。 多个微信上容易被大...
艾派集团取得多功能弹性束带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艾派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多功...
总部考虑设在上海,欢迎各国参与... 特朗普得逞后,中方打法变了,提议组建全新国际组织,总部设在上海。 美国逼迫欧盟、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后,...
厦门特米特取得多头保压机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特米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2025从数据看Agent落地... 今天分享的是:2025从数据看Agent落地节奏及商业化变现路径-生态、场景、模型能力决定Agent...
智慧三甲医院弱电系统设计方案完... 该方案围绕智慧三甲医院弱电系统设计,从多方面构建全面体系,旨在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医疗环境。 项目...
永新光学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永新光学(60329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