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推动能源转型
创始人
2025-08-04 20:40:31
0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在氢气制、储、运、加、用的产业链环节中,储、运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键,直接影响着氢能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发展。

艾氢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纯镁基储氢技术,并将该技术产品化,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今年5月,由国资基金领投的艾氢技术A轮融资完成;6月,公司发布了行业首套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并将相关产品推向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探访艾氢技术,深入了解这家公司的技术创新以及在减碳领域的应用前景。

创新技术破解储运难题

“氢能储运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痛点所在,同时也是降低远距离用氢成本、打通下游市场应用的关键环节。”艾氢技术创始合伙人张宇翔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是镁基固态储氢,即将氢储存于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中,通过反应稳定释氢。

在艾氢技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办公室,张宇翔拿出一瓶储氢镁基材料。常温下,玻璃瓶中的银色颗粒如小石子,拿起一颗丢入水中,便可见到细小均匀的气泡不断冒出。

目前氢能储运有三种主流技术路线。高压气态氢储运是将氢气加压至数百倍大气压后储存于特质钢瓶等耐高压容器中,压缩氢气制备能耗低、充装和排放速度快,但存在较高风险隐患。低温液态氢储运需要将氢气压缩,并冷却至零下250摄氏度左右使其变为液态氢,但储运过程需要使用特殊容器,且液化氢气耗费电力,增加储运成本。固态氢储运则是把氢与金属进行反应形成化合物。“固态储氢瓶的氢存储密度高,储运风险低,对储运设备的要求不高。”张宇翔表示。

固态储氢技术具有诸多显著优势。从储氢密度来看,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质量储氢密度达到7.6%,约为高压气态氢的4倍,低温液态氢的1.5倍,能够满足大规模储氢需求。安全性上,该材料在常温常压下非常稳定,储存方便,且工作压力始终为1个大气压左右,无易燃易爆缺陷,极大降低了储运风险。在成本方面,金属镁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普通密封桶即可储存运输,包装方面只需注意防潮,精简了运氢设施,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相较于市面上利用镁合金或添加催化剂的氢化镁等储氢技术流派,艾氢技术的产品既可以使用纯镁基的储氢材料,也可以兼容镁合金或催化剂材料产品,通过灵活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024年3月,艾氢技术池州千吨级镁基储氢材料生产基地建成,今年6月投入试生产,公司首款商业化核心产品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正式面市。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储氢材料3000吨,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固态储氢材料供应基地。

面向应用场景设计产品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年制氢量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100万吨至200万吨;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明显提升。

氢能在能源转型、碳减排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球第一,但存在发电端与用电端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也影响了电网对可再生电力的消纳。“一方面,固态储氢技术可以将多余绿电制成的绿氢存储转运至使用端,另一方面,该项技术可用于调节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张宇翔说,随着减碳目标不断推进,在钢铁炼造、半导体制造等工业场景,长途货运等交通运输场景,城市供暖等生活用能场景,以及能耗需求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场景,绿氢使用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储运技术成为核心关键。

依托自主核心技术,艾氢技术已完成从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到商业项目交付的产业化布局。公司的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包括储氢瓶、储氢模块、供氢模块,可向不同场景提供高效灵活的供氢方案。同时,公司部署传感器,整合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运输小车,可实现氢能储运、使用环节自动化运维。

在固定式用氢场景下,如实验室用氢、半导体用氢、工业级冶金化工用氢,艾氢技术01号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可以覆盖公斤级至吨级用氢需求。此外,其还适用于车辆、船舶、无人机、机器人等移动式用氢场景。

在应用端,艾氢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氢电源和氢动力产品。以利用纯镁基储氢材料制造的固态氢动力包,可作为移动式充电站、加氢站,为新能源电车提供应急充电、加氢服务。公司开发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可满足100W到5KW的产品用电需求,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更换纯镁基储氢材料保持不间断供电,其中小功率产品适用于户外作业、露营等场景,中功率产品可用于应急避难所等场景,大功率产品适用于电信基站备电等场景。

推动技术产业化

张宇翔透露,艾氢技术有多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即将投产。今年4月7日,艾氢技术正式启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固态氢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标志着公司在氢能核心技术研发领域迈入新阶段。

“我们的固态氢技术产品研发中心配备了国际一流的研发设备和测试平台,可同时支持200人规模的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接下来,我们将在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加大力度。”张宇翔说。

张宇翔表示,目前艾氢技术的客户涉及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能源公司等领域。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所、中国电建等签署协议,在高性能储氢材料研发、机电与供氢设备开发、氢能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 2025年8月4日,北京 一场汇聚全球AI少年智慧的科技盛宴 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 (...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让他一... 2015年,作家李尚龙曾说: 废掉一个年轻人,一根网线就够了。 如今十年过去,算法让这句话更具冲击力...
浙江电信:书写“数字浙江”新答... 当湖州安吉县人民医院通过手机预约,20分钟后就收到无人机送达的医疗物资;当宁波慈溪某车业公司的AI摄...
《战地6》PC版优化很好 98... 《战地6》似乎为AMD的X3D处理器做足了优化,根据Twitch主播Bruhskey,《战地6》能在...
录取通知书里的农业高科技(三夏... 夏忙时节,也是准大学生们梦想实现的季节。随着各地农业大学的年轻学子们陆续收到2025年录取通知书,本...
“大逆不道”的不确定性原理 1924 年,玻尔在丹麦的研究所迎来了一位23岁的小伙,在 3 年多的时间里,玻尔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
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
惠州好盈电机取得高可靠无刷电机... 金融界2025年8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好盈电机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高可靠无刷电...
苹果新成立“Answers”团...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成立了一个新的“Answers”团队,正在开发一...
刘超:技术转移不是终点,而是价... “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其核心逻辑在于以创新科学技术的深化应用为驱动,进而推动产业创新。 而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