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7月29日正式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
创始人
2025-08-05 12:23:29
0

来源:全国商报联合会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移动于 2025 年 7 月 29 日正式开通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标志着我国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

这条线路部署于广东深港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之间,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芯光纤技术,实现了多项国际领先指标。

技术突破与核心优势

超低损耗与传输效率

该线路采用反谐振空芯光纤,光信号在空气纤芯中传输,实测损耗小于 0.09dB/km,较传统实芯光纤降低 7.6 倍,刷新全球商用光纤最低损耗纪录。

在 20 公里链路上,单芯光纤实现双向 128Tb/s 超大容量传输,较传统光纤传输效率提升 3 倍以上。

这种低损耗特性使得光信号无需中继即可实现长距离传输,显著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极致时延优化

深港交易所间数据传输时延降至 1.07 毫秒,较传统光纤降低 30% 以上,完全满足高频金融交易对微秒级时延的严苛要求。

例如,股票交易指令从下单到成交的响应时间可缩短至传统系统的 60%,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非线性效应抑制

空气导光机制使光信号非线性效应降低超 1000 倍,在现有系统器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试可进一步提升传输距离和带宽。

这意味着在相同设备条件下,空芯光纤系统的容量潜力是传统光纤的 5-8 倍,尤其适合 5G 核心网、数据中心互联等大带宽场景。

工程实践与产业协同

复杂环境下的部署验证

线路全程铺设于城市地下管网,途经台风 "马力斯" 过境区域,在积水、挤压等极端条件下,仍实现空芯 - 空芯光纤熔接损耗 0.05dB、空芯 - 实芯连接损耗 0.3dB 的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移动联合长飞、领纤等产业链伙伴,攻克了户外熔接、防水密封等工程难题,形成一套适用于复杂环境的部署方案。

产业链自主可控

线路采用的空芯光纤由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团队研发,其反谐振结构设计使光场约束效率提升 20%。

配套的熔接机通过优化放电参数,将单次熔接时间缩短至 10 分钟,损耗控制在 0.05dB 以内,达到商用级标准。从光纤预制棒到熔接设备,核心技术均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

成本与规模化突破

目前空芯光纤价格约 3.6 万元 / 芯公里,虽为传统光纤的 2000 倍,但通过优化拉丝工艺(单根预制棒拉丝长度达 47.5 公里)和引入产业基金支持,预计 2026 年成本可下降 50%。

中国移动已发起设立 90 亿元的交投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空芯光纤相关研发和产能扩张。

应用场景与战略价值

金融与算力网络

深港线路已承载两地交易所实时交易数据,使跨境订单处理效率提升 40%,每年可减少因时延导致的交易损失超亿元。

未来将扩展至上海 - 香港、北京 - 新加坡等金融专线,构建覆盖亚太的毫秒级交易圈。

同时,空芯光纤可降低算力枢纽间时延 30% 以上,支撑智算中心分布式部署。

数据中心互联革命

在深圳 - 东莞试验网中,空芯光纤实现 20 公里单纤双向 128Tb/s 传输,较传统方案节省 75% 光纤资源。

微软等国际企业已在 Azure 数据中心部署空芯光纤,中国移动计划 2025 年底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 10 个空芯光纤互联的数据中心集群,实现 "算力即服务" 的按需调度。

未来通信基础设施

空芯光纤支持 O-L 波段联合传输,可兼容现有光模块直接升级。

中国移动正推进 "智慧交通 2030" 战略,计划在南宁绕城高速建设 5G+V2X 示范路段,利用空芯光纤低时延特性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测试。

同时,其低色散特性可减少色散补偿模块功耗,助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展望未来,中国移动计划 2026 年将空芯光纤部署范围扩展至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开通 5 条以上跨省商用线路。

随着 "东数西算" 工程推进,空芯光纤将成为连接东西部算力枢纽的 "信息高速公路",预计到 2030 年可支撑我国算力网络整体时延降低 40%,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向海问天” 底气何在? 记者 王惠 2025年9月9日凌晨,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
安徽产业群像丨先“声”夺人奏强... 科技褪去了冰冷的外壳,成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得力助手,城市在一声声语音指令中运转自如。这正是安徽智能语...
苹果AI资深高管Robby W... 苹果公司AI搜索业务高级主管Robby Walker将于下月离职,这标志着这家iPhone制造商在人...
AI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注入... 唐晓彬 王亚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我国文化产业也呈现...
章鱼也有偏好“手”?研究首次证...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动...
省科技馆首开夜场!本周日晚“科...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山西新闻网) 想在夜晚探索科技馆的奥秘吗?想近距离观察萤火虫、用天文望远镜看...
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光明时评】 作者:魏永莲(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 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
文汇视讯 | 勇当人工智能发展... 9月12日,上海创智学院举行首届创智未来大会。 会上,上海创智学院进一步释放生态聚合效应,启动“高...
AI答疑笔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9月13日是上海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日子。而就在这两天,“AI答疑笔通过教师...
高德地图:AI出行智能体“小高...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近日召开“高德扫街榜”产品发布会上,高德地图对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