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妻子机器人”仅售十万元,除了生孩子什么都能做?真有这好事儿
创始人
2025-08-17 07:20:24
0

最近,网上流传一条极其劲爆消息,说日本研发了一款“妻子机器人”。

上线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还号称除了生孩子,其他都能干,而且只要十万块。

听起来很劲爆,细想又有点离谱,要真有这种机器,全球婚姻率恐怕早崩盘了。

但真相是,这压根就是个被夸大甚至扭曲的新闻。

所谓的“妻子机器人”,其实是日本研究团队打造的仿真机器人ERICA,一款以“交流”为核心功能的科研作品。

被营销号包装成“能当老婆”的高情商家务能手,不过是为了博眼球。要不说现在的流量,真是什么话都敢编。

01

ERICA不是啥新鲜玩意,早在2015年时,她就亮相了。

当时的设定年龄是23岁,身高166厘米、比例匀称,外形参考了多位日本女明星的特征,皮肤用硅胶做成,摸上去和人类差不多。

她最大的亮点不是长相,而是语言交流能力,会日语和英语,可以根据对话转动身体、做出表情。

这在仿真机器人领域算是很大的进步,因为多数机器人和人聊天时,脸是僵的、眼神不会跟随你移动。

反观ERICA不但能看着你说话,甚至能根据语境做一些微笑、皱眉等反应,让交流不那么冰冷。

不过,她的“真本事”也就到这儿了。

她不能长时间站立、不会做家务,更谈不上洗衣做饭,因为身体自由度只有不到20%,灵活度差,很多动作需要外部辅助。

而且她的售价远不止十万,普通家庭想买,就算卖房都不够。

02

这种消息一出现,就有人信,原因有两个:

一是仿真机器人的外观越来越逼真。

硅胶皮肤、骨骼结构、逼真的五官,再加上声优录制的甜美音色,给人一种“只差灵魂”的错觉。

二是人类本能地会把人形机器和情感联系在一起。

我们已经习惯了和Siri、小爱同学说话,也会对虚拟偶像产生好感。当这种互动搬到有“实体”的机器人身上时,代入感更强。

但这恰恰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地方。

营销号只需要在真实信息上添点想象,就能制造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故事。

比如,把一个科研机器人说成是妻子,再加上价格低、功能全这些诱饵,就能吸引无数转发和讨论。

03

先说结论,至少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不可能,原因很简单,情感和复杂思维是不可编程的。

机器人能分析语音、识别面部表情,但对人类的暗示、隐喻、复杂情绪几乎没有理解力。

你开个玩笑,它可能一本正经地回答,你含蓄地表达不满,它可能完全察觉不到。

这就是机器人和人的最大鸿沟,人类交流很多时候依赖的是潜台词、语境、微表情,而不是字面含义。

哪怕是最先进的仿真机器人,也只是基于程序的反应器,它不懂“我今天不开心”背后的故事,更不会给你一个真正暖心的拥抱。

而且,功能越复杂,成本越高。

即便是低配的仿真机器人,也要几十万人民币,更别提能走、能做饭、能照顾人的那种全功能型号了。

与其花大价钱买一个半成品,还不如买几台专业家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烘干机配齐,比一个ERICA靠谱多了。

04

那么, 为什么人类依然执着研究“像人类的机器人”?

其实,这背后有两个动力。

第一,是解放劳动力的现实需求。

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本质都是为了让机器替人类完成重复、耗时、危险的工作。

制造业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手术辅助机器人、仓储分拣机器人,这些都是实用性极高的应用。

第二,是人类自我投射的心理需求。

当机器长得像人,说话像人,我们会本能地把它当成“另一种人”,哪怕它的内核只是代码。

虚拟偶像、数字人、仿真机器人,这些产品满足的是情感陪伴的想象。

比如中国科大研发的“佳佳”机器人,外貌逼真度比ERICA还高,但她的核心用途仍是展示交互技术,不是拿去结婚的。

这就像2018年日本一名男子和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举办婚礼,外人觉得匪夷所思,但他认为这种情感连接是真实的。

只是,这种情感满足与现实生活中的伴侣关系并不等价。

05

当然,机器人上线后,有人提醒说,一定要警惕,不要被假新闻欺骗了。

但其实,该警惕的不只是“假新闻”,在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有科学家提出警告。

霍金曾说,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威胁人类的力量。

虽然现在的机器人没有自主意识,但它们是靠程序运行的,如果程序出错或被恶意篡改,后果无法预估。

另一方面,如果社会过度沉迷于“人形伴侣”这类设想,可能会削弱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

机器人能陪你说话,但它无法真正理解你的痛苦和快乐,它能在逻辑上安慰你,却无法产生共鸣。

当越来越多人把这种模拟情感当作替代品,孤独和隔阂可能反而会被放大。

06

所谓的妻子机器人抢购一空,不过是标题党制造的幻象。

现实中的仿真机器人技术在进步,但距离取代真人还有很长的路。

它们也许能在某些场景中提供陪伴、完成任务,但情感、思维、共鸣,这些人类的核心特质,是任何程序都无法完全复制的。

科技的使命,不是替代人,而是补足人类的不足。

与其幻想一个能做所有事的完美伴侣,不如让机器人去做它真正擅长的工作,让我们把真实的情感留给活生生的人。

这样,科技才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让我们忘了怎样去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月小米空调线上销量首度超越格... IT之家 8 月 16 日消息,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及小米集团公关...
兆威机电等公布“内管连接传动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苏州市兆威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内管连接传动结...
95.641厘米!人形机器人原... 8月16日,2025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迎来第二天的激烈角逐。上午举行的原地跳高决赛,成为机器人...
全国首家沉浸式机器人互动体验馆... 8月16日,全国首家聚焦多元机器人互动的旗舰场馆——宇新奇智能机器人体验馆在深圳龙华区壹方天地正式开...
德尔股份公布“一种电磁离合式液...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电磁离合式液力缓速器”专利公布。 摘...
科技昨夜今晨0816:多地陆续...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IT之家) “科技昨夜今晨”时间,大家好,现在是 2025 年 8 月 16...
鸿博科创取得一种前灯照明组件专...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鸿博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原创 “... 最近,网上流传一条极其劲爆消息,说日本研发了一款“妻子机器人”。 上线一小时就被抢购一空,还号称除了...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 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
德福科技等公布“铜箔及其制备方...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琥珀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的“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