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随着10kV宿丁路西113线路行波断路器真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全省首条集“故障秒级定位”与“隐患智能预警”于一体的智慧配电网示范线路在淮北正式运行,配网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新时代,为全省构建更坚强、更智能的现代化配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淮北经验”。
精密组织,“盯”牢责任链条。面对全省首批试点重任,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迅速构建“顶格推进”体系。在省公司配网部指导下,该公司组建骨干人员成立专项攻坚组,锚定“智慧示范”这一目标,制定“路线图”,细化“时间表”,按照“设备主人+供电所+分公司+配网部”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岗到人。构建“日跟踪、周调度、关键节点即时响应”的立体管控机制,对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供应商协调等环节实施全周期“清单式”管理。这种环环相扣、责任到人的“紧盯”机制,为试点工作的高效推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赋能,“盯”准技术前沿。针对复杂配网环境,在省公司配网部、电科院指导下,淮北供电公司积极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标准,创新应用行业领先的8MHz全频采样技术(每周波16万采样点),技术团队驻守现场,对设备安装精度、参数配置、系统联调进行“旁站式”监督,确保超高精度监测能力完美落地。对断路器安装、接线规范、接地可靠性等关键工序实施“双验收”制度,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对调试中出现的任何细信号异常“零容忍”,反复验证调整,确保新技术在复杂工况下稳定可靠。紧盯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与训练全过程,强化数据赋能,确保海量行波与电气参量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实现隐患智能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
成效显著,“盯”出智慧运维新范式。淮北供电公司以“盯”促干,实现故障处置“秒级响应”,行波测距技术实现1分钟内杆塔级故障精准定位,困扰运维多年的接地故障查找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15分钟以内,抢修效率实现质的飞跃。隐患防御“主动智能”,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预警系统,成功将绝缘劣化、接触不良等“隐形杀手”检出率提升至90%以上,配网运维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运维”的转变。运维体系“智慧升级”,成功构建“秒级感知-智能决策-快速自愈”的智慧配网新生态,推动运维模式向“主动预防、零停电”目标坚实迈进,用户供电可靠性和服务体验获得显著提升。
从精密的前期谋划,到创新技术的严苛落地,再到运维模式的智慧蝶变,淮北供电公司用“盯责任、盯过程、盯成效”的工作方法,将全省首条智慧配电网示范线路从蓝图变为现实。(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