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绥化市绥棱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行动为总牵引,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激活企业创新主体、加速成果落地转化、建强人才支撑梯队等多方面发力,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之路。
成果落地,激活发展新引擎
“现在大屏幕上跳动的每一组数据,都是水质监测的实时报告”。8月19日,在绥棱县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昌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总经理梁昌一边调试新下线的污水处理设备,一边操控鼠标介绍道。“我们拥有的2项发明专利和30项自主研发专利中,88%都已转化为实体产品,填补了黑龙江省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加工领域的空白。”
在绥棱县,像昌泰环保这样依靠科技“强身健体”的企业并非个例。为延伸产业链,企业于2024年成立昌兴检测评价有限公司。在170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142台(套)先进设备可提供水质、土壤、食品安全等全领域的检测服务。
黑龙江昌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讲解(绥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提升县域产业的科技含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绥棱县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引导企业深耕核心技术研发。黑龙江泷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双效浓缩+膜分离的物理化提取工艺,建设食用菌提取项目,项目达产后可新增工业产值4000万元、利税800万元;黑龙江鑫品包装有限公司建立耐压环保包装生产技术体系,公司年产值预计将超5000万元;科田机械在秸秆回收机械生产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一批科技密集型企业的迅速崛起,为绥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县校携手,科技结出新硕果
“55亩树莓,4万棵果树,能产8万斤鲜果,预计年收入50多万元!”绥中乡东林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安望着枝头缀满的“红宝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尽管距采摘旺季还有半个月,这些经科学培育的树莓早已被预订一空。
如何推动创新成果流向生产一线?绥棱县通过积极搭建转化平台、深化校地合作给出了答案。2024年,东林村借力东北农业大学的智力资源,联合禾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树莓种植基地。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专家团队全程跟进指导,将精准化种植技术嵌入生产各环节,让特色农业摆脱“看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迈向科学可控的现代化轨道。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孙楠表示,学校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为科研工作者与地方搭建起沟通桥梁,助力释放粮食生产潜力,推动乡村振兴。
树莓种植基地(绥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样的场景,在绥棱的田间地头已成为常态。自县校合作开展以来硕果累累,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为技术推广“试验田”,让良种、良法快速惠及农户;22项县校合作项目精准破解产业难题,31场对接活动成功开展……县校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绥棱路径”越走越宽。
筑巢引智,注入人才新活力
“作为东北农大研究生,能在专业领域施展才华,还能享受免费人才公寓和购房补贴,后顾之忧全没了!”在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刘永双整理着下村技术资料,话语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
科技特派员下乡指导(绥棱县委宣传部供图)
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动力,更是县域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绥棱县持续落实龙江人才政策“60”条、“人才兴绥”20条,本土“金十条”等政策,通过引才、育才、用才,打造起一支扎根县域的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全县9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省级20人、市级11人、县级59人,他们既解决企业和农民的技术难题,又培养本土技术能手,为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对接服务,依托‘六链百场企’‘千企进院所’等活动深化科技对接,让更多优质成果落地生根。”绥棱县工信局局长王文臣表示,随着创新业态的持续优化,绥棱正以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度”,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来源:绥棱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