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1日电(马佳欣)21日,中基为(重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基为研究院”)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举办“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水下的应用”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纳硅水下新材料、智能水下机器人、带水施工工艺等系列创新成果。
图为纳硅水下材料应用于水下工程修复。 中基为研究院供图
据了解,重庆交通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基为研究院,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攻克了材料界面调控、深海环境模拟等关键技术。
据悉,此次发布的纳硅水下材料,通过纳米改性技术将强度提升50%、耐腐蚀性提高3倍,可承受万米级深海高压环境,已应用于深海探测机器人、水下工程防护等场景;智能水下监测系统集成AI算法与空化射流技术,实现裂缝检测精度达±1毫米,为深海油气开发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此次发布会成果将重点应用于三大领域:深海能源开发,支撑南海油气田建设,降低装备维护成本40%;海洋生态保护,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预警海底管道泄漏,减少生态灾害;国防科考装备,为载人深潜器提供耐压舱材料,助力深海探索。
发布会上,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基为(重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盛证券、重庆兴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单位联合宣布将共建“水下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未来三年,计划新增专利50项,制定多项国际标准,并依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布局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