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湾有引力·粤聚优才”2025年暑期硕博学子湾区研学第三期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启动。
作为首站目的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产业高地+人才沃土+服务标杆”三重优势,迎接来自牛津、剑桥等海外名校的50名博士,开启深度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之旅。
首站深意:黄埔为何成人才“强磁场”?
“作为研学活动的首站,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以‘经济大区’的实力与‘创新热土’的活力,为海外人才提供‘落地即扎根’的最优生态。”广州开发区人才教育工作集团负责人在开营仪式上介绍,该区不仅有1300多家高端研发机构、超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的“12136”产业集群,更以“真心爱才”的政策体系吸引超100个院士团队、1600名高层次人才,是海外学子进入湾区的“第一站”与“优选地”。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国际人才自由港六大类175项服务等相关举措,让“引育留用”全周期服务落地见效,更让“首站”体验成为人才“留粤”的起点。
政企联动:构建“双向奔赴”人才生态
活动现场,区委组织部详细解读人才政策与人才服务体系,学子们对“覆盖全、举措实”的服务体系表示期待。
牛津中国学联学子代表指出,国内的人才政策、资源基础以及产业发展吸引国际化的青年科技人才。她表示,“学联常态化举办招聘会、政策宣讲会、创业大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海外学子与国内机遇的对接;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及知名企业,正是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留学报国的舞台。期待更多海外学子把握机遇、投身其中。”
开营仪式上,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与广东省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及世界客青博士智库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将发挥资源与平台优势,共同畅通海内外招才引智渠道。
随后,广东省人才服务局授予国际人才自由港“粤港澳大湾区(黄埔)人才港”称号,此举既是对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高端人才集聚、产业创新协同等方面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构建“引育用留”全周期人才生态、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高地成效的充分肯定。
下一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依托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体系的契机,深度挖掘区域产业对高端人才、骨干紧缺人才、技能人才的需求,联动省人才港的全球高校资源、优秀学子资源及高层次人才资源,通过政策协同、平台共建、服务联动等方式,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发展格局,为湾区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注入人才动能。
沉浸式体验:感受黄埔强劲创新动能
当日下午,海外学子们在知识城开启“产业探秘之旅”,首站走进小鹏汽车全球研发总部——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实力与智能制造体系让学子们直观感受“黄埔智造”的硬核实力;随后参访康方生物,这家扎根黄埔的生物医药标杆企业,以国际领先的双抗药物研发平台和商业化生产能力,展现了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度。
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北部的海归小镇,学子们实地体验了“类海外”创新创业生态:这里不仅提供定制化办公空间、跨境金融服务,更以“一镇一产业”模式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为海归人才打造“落地即加速”的创业沃土。
通过政企深度互动,博士团成员纷纷表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产学研用”协同的产业生态与知识城的国际化服务体系,让他们对湾区发展机遇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本次活动共吸引200位海外学子报名,其中博士占比90%。最终遴选确定50位博士中,25位来自牛津大学、7位来自剑桥大学,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材料、计算机等,与湾区重点发展领域高度契合。
下一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招才引智部门将与海外博士展开持续深入对接和服务,推动区域内产业的创新发展,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