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新一代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2025)》聚焦AI、云终端、卫星通信、AR眼镜四大核心领域,剖析产业趋势与技术突破,为产业链提供参考。
新一代智能终端具备三大特征:功能泛化,打破传统APP“功能抽屉”模式,以自然语言驱动意图感知,构建“端-边-云”分层架构,重构移动互联网生态;全时连接,依托天地一体组网与终端自主协同,实现全天候可靠连接,同时构建基于硬件指纹与联邦学习的安全体系;虚实融合,借XR空间计算、量子化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亚毫米级空间定位与原子级数据采集,推动数字世界对物理空间的深度渗透。
手机AI化进入代理式AI阶段,AI助理发展分三阶段:垂类式阶段APP AI化主导,9成头部APP布局内嵌AI,2024年AI应用下载量达22亿次;代理式阶段系统级AI助理出现,可跨APP完成复杂任务,如行程规划,但受APP接口限制,厂商探索模拟点击方案突破瓶颈,AI OS、手机智能体、端侧大模型成关键技术,华为、OPPO等厂商已推出相关产品;原生式阶段AI助理将取代APP,实现跨终端服务与主动服务,OpenAI等企业正探索新型终端形态。未来两年,手机AI化渗透率加速,2025年端侧大模型参数或达170亿,代理式AI能力持续提升。
云终端向智能化演进,云电脑2024年专用设备出货量421.7万台,消费市场增速超200%,2028年市场规模或超615万台;云手机2024年市场规模6.45亿元,因无专用硬件发展受限,但在代理式AI阶段具战略价值,未来或成运营商AI业务突破口。预计2025 - 2026年,云终端与AI深度融合,实现语音操控等智能交互,自适应计算优化系统性能。
手机直连卫星沿三条技术路线发展:基于现有卫星体制,2024年底支持该方案手机超25款,未来两年仍是主流但或被替代;基于现有4G/5G体制,Starlink计划2025年拓展服务至多国;基于3GPP NTN体制,2024年完成多项试验,未来两年需攻坚终端模式与标准制定。卫星通信仅为地面通信补充,需产业链协同突破规模化瓶颈。
AR眼镜接近实用化,2024年全球出货55 - 80万台,光学显示以光波导+Micro - OLED为主流,2024年光波导渗透率75%,Micro - OLED市占率58%;手势交互有视觉识别与腕带识别方案,正从“可用”向“好用”过渡。未来两年,光学模组成本或降至80美元以下,2027年全球出货量有望破百万级,手势交互将优化基础场景识别率。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