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宪农:一位古稀教育人的航天科普情怀
创始人
2025-08-25 18:40:36
0

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实验小学关口校区的航空航天科普实验室前,一片不足百平方米的空地上晨风猎猎。73岁的高宪农俯身稳稳托起一架P3A航模,这位出生于闽侯县荆溪镇桐口村的老人,仅有中专学历却被全省科技教师尊为“航空科普教头”,年过七旬仍坚守教育科普一线,曾获“2020年福建省十佳科学传播人物”。

高宪农对于科技的热忱,早在年少时便扎下了根。从小,他便对各式各样的科技设备感兴趣,只要是与电子方面有关的资料与物品,都会省出钱来收集。“当时从桐口到福州,车费2毛4,我都舍不得花,全部积攒下来买设备。”他回忆道。

“早年,我在各个学校做航模表演时,不少孩子们都对航空模型特别好奇。”孩子们殷切求学的眼神,让高宪农开始了他的教育科普之路。1978年,他尝试制作无线电遥控飞机模型,次年便将航模教学系统性引入校园,开启了科技教育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他鼓励学生从设计、制作到调试、飞行全程亲自动手参与实践。

“学生们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特别强,看着他们组装好的航模和火箭升空,那种成就感比自己成功还要强烈。”每当提及学生时,高宪农言语间便满是骄傲。每年,他都会在闽侯县、福州市乃至全省多个地区的中小学开展公益航模特技飞行展演,让数百名学生亲眼见证自己制作的航模翱翔蓝天。

20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设施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这让高宪农的科普之路面临很大困难。如何让更多学生了解学习航空航天知识?高宪农没有退缩,而是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教具。

废旧的易拉罐在高宪农手里摇身一变为“易拉罐模型小火箭”。“用空罐连成4节做筒体,火箭尾段粘上4片尾翼,加上内置降落伞等配置,成本低廉,并且制作简单。”高宪农介绍,“易拉罐模型小火箭”通过精密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发射与回收功能,将环保理念与航天知识完美结合。

虽年届古稀,近年来火热的低空经济赛道也能常见到高老的身影。采访中,他现场演示了自主创新研发的“投放条幅无人机”。

“条幅本身很长,如果单从地面拉上去,容易随气流飘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高宪农向记者解释,他创新设计的“投放条幅无人机”自带条幅盒,创新性地集成了无线电遥控系统、精准投放装置和安全冷焰火系统,可以实现无人机定高后再用遥控精准投放条幅,大幅提升了校园科普活动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起初造一架无人机要几个月,试飞几秒就掉下来了,摔得粉碎,然后就只能再造再飞。”高宪农说,他造的固定翼无人机如今能飞数小时,航程达三四百公里。

自任小学高级教师以来,高宪农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兼顾指导各种科技活动。2013年,即将退休的高宪农收到了福建工程学院(现福建理工大学)的邀请——希望他能到校指导航空相关社团。“能让更多年轻人接触航空技术,我当然愿意!”他爽快答应,很快就在学校成立了无人机航空协会,这让他的科普事业从小学课堂延伸到了大学校园。

多年来,高宪农共指导38家省内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建设航空科普教育基地与航空特色学校,其中4个单位获省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3所学校获省航空特色学校称号,1个基地入选2020年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从乡村教师到科普领军者,高宪农用45年坚守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的情怀。“还有很多学生对科技航空模型、无人机、火箭都很感兴趣,我看到他们心底的热爱,我会尽我所能继续守护他们对蓝天的向往。”高宪农如是说。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黄星 通讯员 程恩慧 石伟)

高宪农对学生开展P3A飞行教学 受访者供图

高宪农介绍“易拉罐模型小火箭” 受访者供图

作者:黄星 程恩慧 石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排队等待到“刷脸即办” 8月的太原依旧骄阳似火,李女士站在手机屏幕前轻轻点头,支付宝界面上的人脸识别框瞬间弹出绿色对勾。她指...
历时11年研发 国内首款长效重... 8月25日晚,安科生物(300009)公告称,公司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代理苏州晟济药业有限公司...
原创 苹... 手机上的曲面屏在近十年来日渐式微,从当初的高端机标配变为了低端机清库存的手段,不过审美终究是是个圈。...
过百名港澳台青年参与腾讯“英才... 8月25日,由腾讯青年发展委员会主办的“2025 腾讯港澳台青年汇”在深圳滨海大厦举办,庆祝“202...
东安特钢取得可调节长度输送机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东安特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手机厂商 激战折叠屏 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记者孙文轩)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折叠屏手机逐渐成为新的热点。自20...
路达工业取得操作方式新颖的龙头... 金融界2025年8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龙...
聚焦万吨级石化仓储物流系统建设... 石化仓储物流数智化升级面临24小时连续作业、万吨级体量、高效率要求、高安全性运转等巨大挑战。今天国际...
刚刚,英伟达推最强人形机器人“... 智东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地表最强机器人“大脑”,又易主了! 智东西8月25日报道...
河北廊坊:集聚创新要素助推科技... 中新网河北新闻8月25日电(宋敏涛 王巍)“数据和仪表显示没有再出现问题吧?”“自8月4日参数校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