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籍的墨香邂逅青少年蓬勃的心灵,当千年的智慧对话当代的成长困惑,一场独特的心灵成长之旅在天津图书馆徐徐展开。2025年暑期,天津图书馆针对社交媒体依赖、学业压力、情绪管理等社会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心理困境,依托“书香天津”建设成果,以文化为基、以心理为脉,创新推出“古籍浸润+心理辅导”双轨并行的心理健康关爱模式,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
书香既可厚植心灵沃土,古籍也可以成为开启心灵智慧的钥匙。天津图书馆馆员带来的《随园食单》讲座,以古代饮食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从“一粥一饭”中感悟古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孩子们围坐倾听,在了解古代餐桌礼仪与养生智慧的同时,学会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转化为滋养青少年心灵的甘泉,书香厚植心灵成长沃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培养情绪调节能力。
走进古籍实验室与修复车间,孩子们亲眼看到了两百年前的古籍书目。天图的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专业古籍修复师的指导下,他们亲手体验古籍经折装制作,一步步还原千年典籍的装订工艺。指尖触摸着泛黄的纸张,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厚重,孩子们在专注与耐心的实践中,学会沉下心来面对挑战,在动手过程中释放压力、磨炼心性。
除了传统文化的浸润,还通过多元化的心理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心灵成长的桥梁。在“认识多种情绪”课堂上,引导孩子们识别愤怒、快乐、悲伤等情绪的“真面目”。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情绪卡片游戏,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在互动中建立情感共鸣。
而沙盘游戏与OH卡牌体验,则成为孩子们释放心灵的“秘密花园”。在专业心理老师的陪伴下,孩子们用沙具搭建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卡牌探索潜意识中的困惑。在充满理解与接纳的环境中,老师们以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耐心引导他们表达内心感受,通过情感疏导和思绪整理,使孩子们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实现心理舒缓。此次活动将书香文化与心理教育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有效缓解学习压力与负面情绪,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了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落实《天津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保障和促进青少年阅读是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践行《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鼓励和支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当年轻的目光望向古籍里的岁月,当稚嫩的双手触碰传承的技艺,文明的接力,便在这样的夏日里悄然延续。通过古籍文化的浸润,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坚韧、包容、乐观的心理品质。
此次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对“书香天津”而言,是一次生动的文化实践与深度的价值赋能,也为“书香天津”注入了更深厚的历史内涵与实践活力,让书香不仅飘在书页间,更扎根在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里。
未来,天津图书馆将继续深化“书香润心”特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教育活动形式,让古籍里的智慧成为青少年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让书香真正成为厚植青少年心灵成长的沃土,助力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津云新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