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在即将发布的iPhone 17 Air上,搭载与iPhone 16e相同的自研C1基带芯片。这意味着该机型将不支持毫米波(mmWave)5G网络,与iPhone 17系列其他机型继续保持差异化。
(图源:X平台)
C1是苹果在 iPhone 16e上首次应用的自研基带,由台积电采用4nm+7nm工艺打造,具有功耗低、与苹果A系列芯片高度整合的优势。实测数据显示,iPhone 16e在视频播放和网络使用场景下的续航表现较以往同类产品明显提升。
此次iPhone 17 Air沿用C1,苹果显然希望通过能效和续航优势,弥补其在通信规格上的不足。然而,C1基带目前仅支持 Sub-6GHz频段5G,并未覆盖mmWave。相比之下,毫米波可提供更高的下载速率,适合体育场、机场等高密度区域使用,但覆盖范围有限、建网成本高。在多数国家和地区,Sub-6GHz仍是 5G 的主要商用频段。业内人士认为,苹果此举更像是一次续航与网络体验之间的取舍,并借此推动自研基带的大规模验证。
(图源:WCCFtech平台博主Omar Sohail)
从整体来看,C1基带的加入为iPhone 17 Air带来了明显的优势。首先,它在能效表现上较高通同代产品更为突出,实际功耗可降低20%–25%,使得整机续航进一步延长。其次,C1与苹果自研的A系列处理器和iOS系统实现了深度整合,能够在数据调度和功耗管理上发挥更大优势。此外,随着苹果逐步推动自研基带落地,iPhone 17 Air的推出也被视为摆脱对高通依赖的重要一步。不过,C1的局限性同样不容忽视。由于不支持毫米波 5G,iPhone 17 Air在高速率场景下的体验将逊于配备高通基带的机型,尤其是在北美等部分运营商大力推广mmWave的地区,用户或将面临速率差距。同时,毫米波覆盖范围虽有限,但在特定高密度环境中仍具备独特优势,这使得iPhone 17 Air在网络表现上存在短板。可以说,iPhone 17 Air在能效与续航上实现突破的同时,也在通信规格上做出了取舍。
编辑点评:未来,随着C2基带的出现,苹果或将在通信芯片上完全实现自主可控,从而彻底摆脱对高通的依赖,并推动其设备在卫星通信、AI网络优化等方向的扩展。iPhone 17 Air搭载C1基带,意味着苹果将在轻薄机型上继续强化续航和能效表现,但以牺牲毫米波5G为代价。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这种取舍影响有限,却为苹果自研基带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关键一步。随着后续C2、C3的登场,苹果能否在网络体验上追平甚至超越高通,将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