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给机器人换上新“大脑” 但未必是行业标准答案
创始人
2025-08-27 17:41:30
0

[ 据介绍,Jetson平台已有220万名开发者,有7000多家公司在使用Orin。一些中国公司已在使用Orin,并准备使用Thor,这些公司包括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银河通用、优必选、宇树科技等。 ]

英伟达近日推出了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开发套件(developer kit)和生产模块(production modules)。该计算平台于去年3月发布,此次上市意味着市面上可用的英伟达机器人计算平台算力再次提升。

加快部署的同时,英伟达在机器人“大脑”领域也面临竞争。除了英伟达布局机器人“大脑”,特斯拉也在自研人形机器人计算机,市面上还有另外一些面向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机器人品类的芯片供应商。当前机器人算力芯片还在朝着增加算力的方向增长,不过,有机器人领域的芯片厂商告诉记者,长远来看,还无法断言机器人算力芯片要多大才够用,未来算力也有可能收敛。

机器人换上新“大脑”

在英伟达发布机器人计算平台Thor的12个小时后,在北京海淀的灵初智能办公室里,机器人Psi V1亲手打开了自己的“新脑子”。

这是全球首批到货的Thor之一。目前,这套芯片已经以开发者套件的形式正式发售,售价为3499美元。

搭载Thor之后最直观的变化,是机器人的动作变得更加“丝滑”了。灵初智能的工程师钟伊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Thor在算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上的突破,能够让机器人直接在端侧运行大规模、高性能的模型,从而完成更通用和复杂的任务。

钟伊凡告诉记者,当前灵初智能在训练中使用的是英伟达的显卡芯片,在模型端侧部署上使用的是英伟达的Jetson Orin和Thor。

根据英伟达披露的数据,新一代Thor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在FP4精度下提供高达2070TFLOPS,也就是每秒2070万亿次浮点计算的峰值算力,比上一代Orin芯片提升了7.5倍,能效提升3.5倍。

在更大算力的芯片尚未普及之前,机器人普遍采用云端+端侧的混合部署模式。一位深圳机器人企业的高管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更通用的机器人模型,需要的算力是巨量的。”

在巨量的算力难题尚未解决前,快慢系统的架构或许是权宜之计。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许华哲向记者解释,快系统主要部署在端侧,负责执行和即时反应,比如感知、控制、响应等,“端侧主要强调实时性和稳定性”。慢系统则更多在云端,承担理解、推理任务,“尤其是需要长链条逻辑推演的场景,通常是一些复杂的任务”。

然而,云端部署也带来了现实问题。“延迟很难避免,对于一些高节拍的场景,例如连续抓取、快速判断等,延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上述高管直言。

钟伊凡说,Thor在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带宽上的提升,让机器人能够直接承接来自高分辨率、高频率传感器的多模态输入,并及时完成处理。因此,更多原本依赖云端处理的任务,也可能被逐渐拉回到机器人本地完成,此举或将推动机器人在高节拍、复杂交互等场景中加速落地。

算力并不是唯一答案

Thor推出前,多名人形机器人从业者都向记者表示,机器人处于算力不足的状态,要运行大参数模型就需要用比Orin算力更大的芯片,只有算力足够大,机器人的执行效率才可以更高。有从业者告诉记者,机器人技术还不够成熟,厂商要实现更多功能,就要把更多算法塞进机器人,因此人形机器人属于给多少算力都不够的状况。

据介绍,作为机器人“大脑”,Thor在FP4精度下的算力为2070TFLOPS。相比之下,大约10年前英伟达推出的Jetson TK1平台在FP32精度下算力只有0.3TFLOPS,2022年推出的Orin在INT8精度下的算力为275 TOPS。Thor平台采用Blackwell架构,与数据中心服务器、工作站中运行的最新英伟达GPU架构统一。

在8月25日举行的媒体交流会上,英伟达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副总裁迪普·塔拉(Deepu Talla)表示,英伟达2014年推出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移动超级计算机Jetson系列,至今大约10年时间里,Jetson的AI性能提升了7000倍。与上一代的Orin相比,Thor的AI计算性能是Orin的7.5倍,能源效率是Orin的3.5倍。

“提升计算平台性能是必需的,因为要满足通用机器人的需求,计算平台需要运行推理式AI、生成式AI,需要运行大语言模型、视觉模型和行动模型。”塔拉表示,一台人形机器人要搭载多个传感器,包括头部、胸部、腿部的摄像头和声波雷达等。机器人有时需要在数百毫秒时间内完成推理,有时需要像人类一般思考几秒再做感知规划。在需要同时处理很多传感器数据并运行多个模型的情况下,计算平台需要具备高性能。

塔拉表示,现在有很多人形机器人客户在一台机器上同时使用2个或2个以上的Orin,很多汽车客户也在同时使用2个甚至4个Orin。算力提升后,一些工作负载可以在同一个Thor上运行。至于机器人为何需要边缘端运算、不能只依靠云端计算,Deepu Talla表示,云端计算有延迟情况,机器人有时也可能连接不到云、无法做出实时决策,这些都是机器人不可接受的。

据介绍,Jetson平台已有220万名开发者,有7000多家公司在使用Orin。一些中国公司已在使用Orin,并准备使用Thor,这些公司包括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银河通用、优必选、宇树科技等。

塔拉表示,在物理AI和机器人领域,当前有巨大的机遇,“我们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通用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有两类技术对通用机器人十分重要,一是生成式AI和推理式AI,二是模拟技术”。

当前需要较大算力支撑的人形机器人,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高工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62亿元,预计到2031年人形机器人行业才进入快速起量期。

“先堆出算力天花板,再用Isaac、Cosmos、GR00T等全栈软件塑造开发者习惯,英伟达的目的只有一个。”AI机器人行业研究员郑扬洋对记者表示,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延续了AIGC爆发前夜的那套逻辑:抢先把基础设施搭好,并力图在行业爆发前影响行业标准。

不过,郑扬洋指出,相比大模型训练相对集中的场景,机器人应用更为碎片化,既有成本压力,也需要长期场景验证。“竞争对手依然可以在低功耗芯片、细分场景或开源生态上形成差异化优势,这也是中国厂商的机会。”她补充道,英伟达堆出的“算力天花板”,未必就是机器人产业走向成熟的唯一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航光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航光电(00217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辟谣:字节员... 近期,关于字节跳动员工流动率的谣言再次被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公开驳斥。李亮在个人社交平台发表的一篇文章...
科技“突围”工程低空经济点位项... 转自:草原云 8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低空经济点位专项“低空运载技术中试基地建设中的...
2025首届华族文化遗产与AI... 由新加坡亚洲文化交流中心主办,南洋文化基金会与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联合支持的“2025首届华族文化遗产...
Telenor IoT:全面了... 一、报告背景与核心目标 本报告由 Telenor IoT 发布,旨在澄清物联网漫游领域的常见误解,剖...
深圳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佳佳 通讯员 林维 8月26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星空有约丨七夕来临,“牛郎”“... 8月29日将迎来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 “人...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
原创 医... 2025年8月22日至24日,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病理年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作...
Xbox更新失败无法更新怎么办... 在2025年,随着Xbox游戏平台的不断更新迭代,许多用户仍然面临着Xbox更新失败、更新停滞或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