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治街道上空,无人机时而掠过道路与地铁口,精准捕捉车辆违停、非法揽客等动态;时而在城区街巷开展全域航拍,利用影像对比技术快速识别违建痕迹……这些翱翔的“电子哨兵”正以独特的视角,编织着城市治理的智慧网络,已成为民治街道治理现代化的空中利器。
自2025年4月起,民治街道全面推进无人机AI巡检点位建设,并于4月29日正式启动无人机飞巡场景应用。截至目前,已完成3个点位的建设工作,分别位于民治街道二办的办公楼、智慧谷科创园区及深圳北站中心公园。3个点位在交通枢纽与主干道、公共场所、建设工地与居住区已配置自主飞巡航线,航线覆盖深圳北站、留仙大道、布龙路、民治大道、民治地铁口、红山地铁口、民治街道全域在建地铁施工现场及60个城中村、深圳图书馆北馆公共区域、梅花山庄住宅区等区域。应用场景涵盖交通安全、城市综合执法、应急巡查与消防巡查等方面,推动多元场景治理向高效化、精准化转型。
民治街道以无人机为核心技术手段,结合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构建了一套高效、精准的空中巡查体系。让基层治理各项任务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日常巡检内容涉及交通安全、城市综合执法、应急巡查、消防巡查等四个方面。
交通安全
通过智能机巢、工业无人机及云平台AI软件的闭环化配合,记录巡逻区域内交通状况,运用AI识别系统自动对交通违法行为展开实时监控、抓拍、远程劝阻纠正等工作。截至7月底,已在辖区内的部分交通枢纽与主干道开展261次飞巡,共发现153处疑似违法行为。
城市综合执法
在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无人机巡查结合AI算法,精准识别违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问题,形成“发现-派单-整治”闭环管理体系。截至7月底,已在深圳图书馆北馆附近开展25次飞巡。
应急巡查
在应急巡查领域,无人机构建起“快速响应-精准核查”的空地协同机制。通过预设应急航线与24小时待命制度,无人机可对指定位置进行空中勘察,助力执法人员实现高效执法目标,显著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消防巡查
依托平台数据服务与自动化调度能力,聚焦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对辖区城中村进行消防安全巡飞,截至7月底已对城中村开展19次飞巡,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推动消防监管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防。
比如,针对红山地铁口周边长期存在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民治街道执法一中队近日开展专项整治,创新采用“步巡+车巡+无人机巡”三位一体的巡逻方式,实现全方位动态监管。其中无人机凭借高机动性与实时图传功能,全程多角度记录执法过程并固定证据链,确保执法透明规范,为“阳光执法”保驾护航。同时通过搭载的喊话设备进行高空警示,减少了执法人员与摊贩的直接接触,有效平衡治理效率与市民权益。此次创新实践显著改善了地铁口周边市容秩序,为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下一步,民治街道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与无人机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实时画面传输,并完成与民治街道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互通与系统对接,切实提升基层应急响应速度与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让“科技之翼”成为驱动民治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小玲 通讯员 王融 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