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看地球:究竟要多高才能亲眼见证它的圆润?
创始人
2025-08-31 11:01:45
0

在许多人首次踏上飞行之旅时,他们满怀憧憬地将脸庞紧贴于飞机舷窗,渴望从万米高空亲眼目睹地球的优美曲线,亲身验证“地球乃圆形”这一常识。然而,当飞机攀升至巡航高度,机翼下的风景往往令人略感失望,映入眼帘的仅是一条平直的地平线。

一个疑问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究竟需要攀升至何种高度,才能亲眼目睹地球的圆润身姿?答案或许远超你的想象。

通常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民航客机翱翔于10至12公里的高空,这是多数人所能触及的天际极限。在这片高度,大型客机以10,000至12,000米为巡航常态。然而,在这样的高度,你几乎无法察觉到地球的弧度。

原因在于视野的局限性。地球,这个半径约6371公里的庞然大物,在仅10公里的高度仰望,你的视线范围相较于整个地球而言,仿佛如同一只蚂蚁站在巨大的沙滩球上,目力所及之处太过渺小,地平线的弧度微乎其微,人眼难以将其与直线区分。

飞机舷窗的弧形设计虽增添了一丝浪漫,却也可能产生轻微的“鱼眼”畸变,有时会让人误以为地平线弯曲,但这种错觉会随着头部的移动而消散,它并非地球真实的轮廓。

在万米高空,缺乏绝对笔直的参照物,大脑难以精准判断那条近乎直线的地平线是否真有轻微弯曲。因此,在普通航班上,尽管你已身处云端之上,但所见的依然是那条看似笔直的地平线。

然而,当飞行高度攀升至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曾经的18公里,或是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所及的25公里以上,地球的圆润开始显现。地平线不再锐利如刀,而是呈现出一种可以被清晰感知的、平缓而宏大的凸弧。

许多协和号乘客和高空飞行员都曾描述过这一壮观景象:头顶的天空因空气稀薄而呈现深邃的靛蓝,地平线附近则依然是明亮的天蓝,色彩的渐变更加凸显了地球的弧线之美。大约20公里的高度,是多数人能够开始清晰目睹地球曲率的起点。

继续向上,便踏入了平流层的中上部,这是科学气球和极限运动所能触及的领域。从30多公里的高空俯瞰,地球的轮廓已清晰可见,地平线呈现出的巨大弧形让人仿佛悬浮于蓝色星球之上。天空背景近乎纯黑,星星在白昼也可能隐约可见,这一景象已颇为接近宇航员的视角。

一旦越过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的“卡门线”——海拔100公里处,便踏入了外层空间,成为真正的宇航员。此时,你将目睹的不再是地平线的片段,而是地球这一巨大球体本身的一部分。你将看到大陆轮廓、蓝色海洋、白色云层覆盖于完美球体之上,背景则是深邃漆黑的宇宙,这便是我们在空间站宇航员直播中所见的震撼景象。

下次当你乘坐飞机时,虽然无法亲眼目睹地球的圆润,但可以想象一下:那条看似平直的地平线,如果无限延长,终将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圈。而你,正翱翔于这颗巨大而美丽的蓝色星球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理学陷入停滞——进步主义神话... 当今的物理学家需要抛弃那个极具吸引力的神话——他们正在揭示我们宇宙的隐藏现实。 浏览物理学科普书籍...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观象...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一字之变,体现出我国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机遇,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赋能...
10万次Claude真实对话洞... 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Anthropic 昨日(11 月 25 日)发布研究报告,通过分...
AI技术应用越广泛,越要明确边... 发展科技的初心和落点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让安全和便捷成为AI技术应用的一体两面,成为技术...
【多彩新论】警惕碎片化传播的负... 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听讲说话容易走神,刷手机却停不下来……数字时代的碎片化传播,已成为我们获取资讯的主...
原创 1... 神舟二十二飞船成功发射,代号“天宫应急1号”,并且也圆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任务对接,整个任务全面成功了...
工信部:启动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 C114讯 11月26日消息(颜翊)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华为Mate80全系降价背后 华为需要通过更亲民的定价,来从iPhone手上抢更多的市场份额。 文|游勇 编|石兆 作为华为旗下最...
亚洲第一!我国自主研制,海试成... ◎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25日,记者从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获悉,当天下午,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一加总裁:第五代骁龙8由一加高... 【CNMO科技消息】11月26日,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在社交平台透露,已受邀出席当天下午举行的高通“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