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3:20:48 作者:狼叫兽
近年来,太空居住技术正迎来重大变革。随着国际空间站计划于2030年结束使用,各国航天机构及商业公司纷纷加快脚步,竞相研发新一代太空栖息地。与以往单纯追求功能性的设计不同,当前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心理层面的体验,旨在为宇航员乃至未来的太空游客提供远超基本生存需求的生活环境。
科技网站近日报道指出,当前的太空舱体设计正逐步摆脱过去“锡罐”式的简陋结构,转向更加先进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其中,Max Space 公司提出的新方案引起关注。该公司坚持“最小发射质量,最大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采用复合合成材料制造充气式舱体,其强度与重量比相较传统铝钢材料提升达50%。
以该技术为基础打造的“Alpha”模块在发射时仅相当于两个行李箱的大小,进入太空展开后,内部空间可达20立方米,能够容纳三人并设有分层式实验区域。此项技术已通过美国航天机构的飞行测试,首舱计划于2026年10月由航天公司发射入轨。
与此同时,另一研究机构 The Aurelia Institute 则提出了一种由六边形自组装模块构成的网格穹顶结构,并计划于2026年向在轨空间站发射一款尺寸相当于微波炉的测试单元,用于验证其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组装能力。
在居住体验方面,加州一家企业 Vast 所设计的空间站也颇具亮点。其方案中包括一处直径达3.5英尺的穹顶观景窗,为乘客提供俯瞰地球的广阔视野,进一步提升太空驻留的心理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