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式机器人主机厂+关键零部件配套商”的合作模式,将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需求,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抢占市场先机
●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各行各业,找准赛道,聚焦场景应用,一定能形成新的增长点
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市开幕。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智博会上,人工智能相关产品随处可见。作为本届智博会的主宾省,四川有17家企业组团参展,全方位展现产业发展的“智能”力量。
打造智能的家
AI赋能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智能康养伴侣机器人进入市场
“我想看‘北京到底有谁在’的电视剧。”尽管指令很模糊,但85英寸的电视屏幕上迅速显示搜索结果:《玫瑰的故事》。
这是由长虹研制的行业首款治愈系AI TV,其精准回应模糊指令的本领来源于搭载的长虹云帆AI大模型——这是四川首个在国家网信办成功备案的AI大模型。
“AI技术还在‘无声’处赋能用户体验。”长虹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硬件主导的画质有上限,依托AI画质大模型,这款电视能突破硬件限制,从信号轮廓、像素、色彩、光线等维度进行计算和还原。
不只是电视,长虹已推动AI赋能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全系列家电产品。今年3月,长虹空调推出新品,其亮点便是AI云节能技术。依托AI识别大模型和AI决策中心,新款空调能对用户使用习惯进行持续学习和深度分析,自主智能调节运行频率,相比三级能效产品一年可节省759度电。
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长虹全面推进“AI+”行动,以AI技术全面赋能产品、制造和运营。上半年,长虹在AI TV、MiniLED等方向持续优化产品布局,通过云帆智能体集成DeepSeek技术实现全场景覆盖,75英寸以上大屏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4%,MiniLED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10.2%。
告别了智慧家电,在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的展位上,记者认识了一款智能康养伴侣机器人“安仔”。它小巧轻便,只比平板电脑高出一个脑袋,本领却不小。
“‘安仔’搭载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可提供多模态的拟人交互,集健康监测、情感陪护、智能提醒等功能于一体。”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许祯发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是老人的贴身伴侣,不仅能满足日常事务提醒、拟人情感交互等需求,还能追踪生命体征,进行紧急救援响应。
该研究院的另一款产品“源码二号”则显得“人高马大”。它是一款智能康养具身人形机器人,面向康养机构等B端客户。许祯发介绍,推出“安仔”这一 C端产品,也是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团队对‘源码生态’系列机器人产品很有信心。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找准智慧康养赛道,专注家庭等场景的应用,一定能形成新的增长点。”
托起智能未来
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
在四川展区,距离不到5米的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产业链上互为上下游企业。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灵瞳”四足机器狗,是复杂场景下的智能守卫。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平台,构建起全流程自动化巡检体系,可广泛应用于公安巡逻、工厂设备监测、园区安防及消防应急等多种场景,未来还将运用在该公司即将发布的“天行者2号”人形机器人上,持续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多场景的落地应用。
一旁川机集团研发的高功率一体化关键模组,正是机器狗的关键零部件配套。“机器人的关节模组,重量占整机的70%左右,成本占整机的50%以上。”川机集团展位现场负责人解释,就像人体需要灵活、坚韧的关节一样,机器人也需要具备高强度、高精度和稳定性的关节模组。同时,轻量化、低成本也是攻关的重点。
这种川内“足式机器人主机厂+关键零部件配套商”的合作模式,将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需求,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抢占市场先机。
找准需求,前瞻布局,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已尝到甜头。2021年,该公司研制推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嵌入式虚拟化操作系统,不到5年时间,便斩获国内多个主流汽车企业客户订单,目前已有超200万套订单正在排队“登车”。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刚兴起时,国内该产品还是一片空白。”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团队在操作系统领域20多年的积累,他们及时切入赛道,以过硬的产品赢得客户的青睐。
站在智能产业前沿赛道上,未来,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事情。四川友信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帮助制造业中小企业寻找“智能化的未来”。该公司总经理岳坤介绍,公司通过研发制造业核心应用软件,为企业一对一定制“智改数转”方案,在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
“我们最开始想卖整套系统,但很快发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小、快、轻、准’的产品才是刚需。”岳坤表示,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但企业仍面临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的挑战。因此,公司将一部分重心放在针对单一节拍、单一流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上,从而赢得市场认可。
“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下一步,四川将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构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 发自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