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金熊猫”丨AI无法替代人类创作
创始人
2025-09-15 15:41:24
0

人民网成都9月14日电 (刘海天、赵祖乐、实习生马颢睿)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席卷各行各业。关于AI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影视从业者有着怎样的认知?在9月13日举办的第二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上,业界人士进行了热烈讨论。

“生态重塑: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挑战”平行论坛。人民网 赵祖乐摄

在名为“生态重塑: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挑战”的平行论坛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谭飞、西嘻影业执行副总裁傅文婕、巴西演员朱莉安娜•克努斯特等嘉宾都对此发表了看法。尽管大家对AI的态度不同,但仍达成了“AI无法替代人类创作”的共识。

“实际上优秀的影视产品依靠的不是编程和套路,而是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与共情,这是任何程序无法理解的,独属于人类本身的情感力量。”谭飞在圆桌论坛作先导发言时这样说。

他介绍,今年年初,引人关注的问题是“未来AI是否能够取代人类继续写作,包括剧本开发、文案撰写及其他艺术性创作”。有人认为AI是一种威胁,尤其对于编导领域会形成强烈冲击。谭飞却认为,集中创新构思,打磨好作品,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自身文化造诣和艺术水准,以及身处环境的政策是否会限制创作与发挥这个问题。

“目前影视行业面对的最大威胁并不是AI,而是观众对这个行业有没有消费欲望。”谭飞说。

朱莉安娜•克努斯特在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太过迅速,随着技术的进步,AI创作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有时候她需要努力去区分剧本或音乐的创作哪些出自AI,哪些出自人类。但朱莉安娜•克努斯特也认为,AI无法完全代替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情感,只能进行一些较为基础的创作。

傅文婕将创新比作“油门”,而AI正是降低创作门槛的重要技术之一。她重点强调了不能为用AI而用AI,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如何将AI用于创新:“对我们来说,比较务实的点在于在创作过程中,利用AI的大数据去做一些数据和资料的收集,也会考虑用AI结合3D建模,在古装剧的头饰服饰中去做一些打样,这是我们在技术中可能会做的一些创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摆脱对外依赖,日本押注国产AI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正加速开发本土(人工智能)AI生态系统以缓解对外国依赖加剧的风险。据日本时事...
美国企业AI应用率出现回落,投... 来源:第一财经 人工智能(AI)热潮是否正在降温?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对数万家企业进行的双周商...
和泰机电公布“一种自动送料槽钢...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和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自动送料槽钢冲孔切断装置”专利公布。 摘...
以创新视角看网站建设:大连爱得... 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网站已成为企业展示形象、拓展业务的重要窗口。大连爱得科技在网站建设领域深耕多年...
科教共融,具创未来!节卡助力第... 9月13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总工会、浦东区科经委、浦东区人社局和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
天大低空经济规划与应用研究院成... 日前,天津大学低空经济规划与应用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聚焦低空经济规划与应用的高校研究院,标志...
戴森设计大奖揭晓:本土青年科创... 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颁奖典礼上,三支来自顶尖高校的年轻团队凭借创新设计脱颖...
微软Windows 11设置应... 2025-09-15 13:20:49 作者:狼叫兽 微软持续将Windows 11系统中的控制...
数据赋能科创,“数据要素×科技... 南方财经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 9月8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科技创新”赛道决赛在珠...
PEC 2025 AI创新者大... 作者:王聪彬 9月13日,PEC 2025 AI创新者大会暨第二届提示工程峰会在北京举办。大会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