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一则消息震惊了全球的芯片行业,Zen架构技术将要授权给中国的企业。
要知道这可是AMD公司旗下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
而这项决策是由刚刚上任两年的苏姿丰一手拍板定下的。
美国人因此骂她为叛徒,明明拿着美国的钱,年薪有4亿,却把技术泄露出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她深深陷入舆论漩涡,但是她却愿意顶着无数骂名把技术分享给中国,在国内得到了与美国相反的评价。
那么,现在AI十分盛行,那么以一己之力扛起AI界半壁江山的苏姿丰是如何做到的呢?
从台湾女孩到美国院士
1972年,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父亲决定移民到美国,3岁的苏姿丰也随之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
她还记得,站在码头等待着轮船的时候,父亲郑重地告诉她,到了美国一定一定要好好学习,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而母亲只是默默地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
一家人来到了美国纽约,在这里,沟通成了小小的苏姿丰眼前最大的困难。
她在学校跟别的同学不能说话,她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对方也听不懂她说什么。
她只能沉默的坐在座位上,盯着黑板上的英语单词发呆,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等她回家告诉了母亲,没有迎来责备,而是母亲亲自教她,每晚都在学习,从每个字母开始。
而父亲也没有一味地要求她学习,在周末带着她去参观了实验室。
苏姿丰看着实验室的各种各样的器材,不用人操作就可以自动运行,一闪一闪的信号器,统统吸引着她的目光,都不知道先看哪个了。
多年以后,她回忆起来还是有些兴奋,她说那时候父亲给她说了一句话。
他说,这些看起来小小的芯片里,藏着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
就这样,苏姿丰慢慢的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学习状况也慢慢恢复。
初中过后,苏姿丰作出了一个令全家惊讶的决定,她要报考纽约布朗克斯高中。
1986年,从著名高中毕业的苏姿丰考上了麻省理工大学。
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家里人都高兴极了。
然而校园生活不是事事如意,上课的第一天就充满了不愉快。
苏姿丰选择的是电气工程专业,男生占了极大多数,女生就寥寥几人。
在课堂上,当老师发出提问,男生就争先恐后的举手。
当她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质疑的声音,还有小声的议论,“居然是个女生?她懂芯片吗?”
苏姿丰听到后感到不解,为什么女生就不能出现在这里呢,为什么女生就不能懂芯片呢?
这样的偏见成为了苏姿丰学习的动力,在大学时光里,她几乎都泡在实验室。
大二时,她还参加了一项关于SOI技术的研究。
那一段时间,她白天待在实验室,晚上也守在实验室。生怕错过了哪个数据,也怕数据出现错误。
除此之外她还利用暑假时间去ADI公司实习,也学习到了很多学校里没有的新的知识。
毕业典礼那一天,当校长喊到苏姿丰的那一刻,她的父母在台下激动不已。
苏姿丰穿着博士服站在台上,亭亭玉立。
那一刻,她明白自己实现了父亲当年的愿望。
实力强大的芯片女王
其实在苏姿丰去AMD之前,她还在诸多大企业工作过,比如IBM、飞思卡尔。
很多时候她都被安排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但是她每次都能完美完成。
当时2014年的AMD连续六年都是亏损状态,股价暴跌,资金链也苦苦支撑,撑不了多久。
再加上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许多员工都离开了,甚至有不少老员工,连合作商都犹豫了起来。
就在关键时刻,苏姿丰空降成为CEO,有人惊讶有人不服,也有人等着看好戏。
但是她可不是好糊弄的。
刚上任,就开会决定把之前根本不赚钱的产业全给砍掉,把省下来的钱都投入芯片研发。
不仅如此,她面对着大量离职的状况反而选择裁员,同时给核心研发团队涨工资30%。
最后一点,公司全力支持新技术研发。
这一系列铁血手腕让AMD起死回生,并且扭亏为盈,重新获利。
更重要的是让那些说出女人搞不了芯片的人学会闭嘴。
十年的时间里,AMD 的股价涨了50倍,市值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苏姿丰意识到只靠欧美市场根本支撑不起下一代芯片的全力研发。
苏姿丰的目光投向了中国,这里还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广阔天地。
她思考没多久,就做出了决定,她要开拓中国市场。
这块土地迟早会被人发现,不如自己先抢占先机,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于是2016年,苏姿丰在会议上宣布,把AMD刚研发出来的Zen架构技术授权给海光信息,而这家公司正好有着中资背景。
话还没停,就有人当场拍桌子,沉闷的声音可见力道之大。
公告一出,公司上下炸开了锅,美国全体人民也纷纷发声。
美国媒体更是气愤不已,指责苏姿丰是个白眼狼,给她扣上了叛徒的帽子。
甚至有国会议员给商务部写了一封信,要求对苏姿丰立案调查。
但是苏姿丰没有理会外界的声音,只是亲自前往华盛顿,向相关部门解释。
授权并不等于卖技术,中国的销售影响不到欧美市场,但是ADM不抢先占领中国市场,也会有其他国家占领,进而影响AMD。
2018年,美国突然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一下子被遏制住。
任何一家公司跟中国沾上边,都会变得艰难。
然而苏姿丰却连夜召开会议,修改了产品的规格,来更适合中国市场。
苏姿丰铁了心要与中国合作,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结语
苏姿丰并不是所谓的叛徒,她只是一个极为精明的商人,她的每一次拍板决定都是稳扎稳打。
她认为,科技行业内,只有开放合作,才能推动技术发展。
或许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爱国情怀,愿意为中国的科技之路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