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艺术家:Tsunotsuno。
Tsunotsuno是一个日本艺术家,Ins账号为@
tsunotsuno0831
,他从几年前开始发自己的作品,时不时就会在某处爆火一波。所以你可能已经见过他的东西了,就是下面这种,填满日本各大街道的动漫少女巨型气球。
Tsunotsuno的作品主题非常鲜明,全都是硕大的少女气球,被挤在日本的狭小街道上。这些图片不是实景拍摄,都是blender做的,但因为Tsunotsuno的技术很牛逼,气球的质感显得很真实,光影在气球表面的处理极为自然,很难分清这到底是照片还是数字渲染图。
这种神秘的真假不确定性,也为Tsunotsuno的出圈提供了燃料,人们经常讨论这些娃娃到底是不是某种装置艺术。而且至今Tsunotsuno都是个匿名艺术家,大家只知道他是工程学的研究生。
除了可爱外,这些照片还给人一种忧郁,或略带焦躁的氛围感。仔细观察会发现,Tsunotsuno选的少女,神情总是在悲伤、烦恼这类情绪中,但程度又很淡,显得整体氛围很朦胧。
再加上,背景的实景照片,选址总是在夜晚,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更是显得沉静。
而且这些照片里,少女玩偶经常会以不太舒服的姿势,蜷缩在街道间。这些和空无一人的夜景、淡淡忧伤的氛围结合,很容易就能让年轻人,尤其是东亚年轻人产生共鸣。
更别提,人形气球原本就是个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看着像人,但又介于有生命和无生命之间。看似饱满正常,但内心却是空虚的,而且一切外表都由空气支撑,表皮脆弱,仿佛随时会破碎,可在此时此刻,又暂且处于完整的状态。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许多人的心灵世界写照。
当然,这些图片之所以一次次出圈,最大的原因依旧是,这些二次元萌妹气球看着太可爱了。
在欧美,其实有个有点类似,又区别很大的艺术集,叫《电幻国度(
The Electric State
)》,今天可以顺带说一下。这原本是一本2018年的科幻插画小说,是瑞典画师
Simon Stålenhag的作品,说的是在一个架空的敌托邦世界里,大概1990年左右,一个女孩和她的机器人穿越废墟,前去美国西海岸寻找自己的弟弟。
这本书当时的名气非常大,因为它的插图太出色了,完全能脱离剧情存在。这些插图里,总是有巨大的,半废弃的机器生物行走于荒原之上,在弥漫的雾气中隐现。一半像是怪诞的噩梦,一半又像一次潮湿而晦暗的幻想。
在当时,人们认为《电幻国度》会成为一个极富潜力的改编IP,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引人入胜的美学。谁知漫威的罗素兄弟买下版权后,和网飞拍了部烂出天际的改编电影在今年上映,IMDB评分5.9。
要怎么形容这部大便一样的电影呢?这么说吧,它浮夸花哨愚蠢无聊得像是电影高层在华尔街吸毒过量后从鼻孔里喷出来的紫色脑浆。早期罗素兄弟和网飞宣布他们要做原创故事时,就遭到粉丝们集体反对,但他们无视反对之声,宣布自己要不仅改剧本,还要改艺术风格,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但不论如何,《电幻国度》的原著都是一部非常奇妙的书,原本我是打算写篇头条聊聊的,但忘记被什么选题挤掉了,所以就顺便放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吧。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