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展至今,各项围绕基础社交的功能已经十分完备。
但对于用户来说,一些相对「执念」的问题却迟迟没有解决。
其中声量最大的,当属微信的存储占用问题。
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微信老用户都会保存相当体量的聊天记录。
文字内容倒还在其次,图片、视频和文件则通常会占用大量存储。
长此以往,微信所需的存储空间就越来越大。
近期,有博主分享了一个「黑科技」,似乎能帮微信实现一键「瘦身」。
博主 @少年伯爵在文章中揭示了微信「易胖」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特殊的文件转发策略。
即一份文件在通过微信转发后,会在本地同时保存多份,因此造成了如此臃肿的局面。
因此理论上来说,通过编写一个删除重复文件的程序,就能搞定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随后,博主也是贴上了来自开发者 @木人舟的代码,并附上了相关教程。
但很快,作为「辟谣专业户」的微信员工 @客村小蒋就在微博上回应了这一说法。
首先,他还是重申了所谓微信重复保存文件的核心机制。
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微信采用的硬链接技术。
而硬链接所创建的多个相同命名文件,在内容上都是同步的。
比如对其中一个文件进行了改动,另一个同名文件也会随之调整。
至于多个文件所显示的(1)(2)后缀也并非是保存了多次,而是为了避免重名冲突。
因此,即便同一份文件经过微信多次转发和接收,也只会保存一次,并不会重复占用存储空间。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而博主 @少年伯爵所分享的代码脚本,在工作方式上非常简单粗暴。
只要检测到名称带有(1)(2)等重复标识的文件,就会直接进行删除。
这样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重要文件的误删问题。
比如一些文件本身就带有类似字段,脚本也会同样将其视作重复文件删除。
目前,博主 @少年伯爵已删除了这篇文章,相关内容已可不见。
但即便言论已被辟谣,从这起事件的关注度来看,大家对所谓的「微信瘦身法」还是颇有执念的。
目前来看,微信已经提供了多种办法帮助大家减负。
比如最基础的存储空间管理功能,通过微信「设置」—「通用」—「存储空间」即可进入。
通过定期清理缓存,就能释放不少存储空间。
其二则是聊天记录空间管理功能,入口位于「存储空间」界面。
该功能随着版本更迭,目前已经十分完善。
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文件类型,还能够通过时间、大小等范围进行筛选。
最后,我们同样可以进入「图片、视频、文件与通话」设置中,将「自动下载」选项关闭。
这样一来,在其他设备上查看的图片、视频和文件内容,就将不会在手机端二次下载。
当然,除了这些基础的空间释放手段之外。
相信大家更加期待的,还是微信能够直接上线云存储服务。
但考虑到体量和成本问题,短时间内实现的可能性恐怕不大。
那么问题来了,你对此有需求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