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信息报
(记者 陈洲)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千行百业,在释放技术潜能的同时,也催生数据隐私泄露、算法偏见、恶意提示注入、模型滥用、对抗性攻击等新型安全风险,对传统防护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决胜“十四五”收官,不仅需要发展速度,更需要发展质量与安全。中国电信持续精进AI技术水平,构建起高水平AI安全保障体系,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筑牢安全屏障,护航数字经济稳健发展。
以AI治理AI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AI带来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正以更隐蔽、更复杂的形态渗透到数字世界的各个角落。从深度伪造的虚假信息,到AI驱动的网络攻击突破传统防火墙、精准窃取敏感数据,再到算法偏见引发的隐私泄露风险,这些新型威胁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让依赖静态规则、人工干预的“围追堵截”式传统防护手段愈发力不从心——不仅难以实时捕捉威胁踪迹,更无法预判潜在风险,安全防护的“被动性”短板日益凸显。
面对AI带来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围追堵截”式的防护手段已力有不逮。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深刻践行“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理念,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安全防护的全链路——从网络接入到数据流转,从内容审核到终端防护,让AI技术渗透至安全体系的“毛细血管”,以技术制衡技术,构建高水平AI安全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聚焦当下威胁防御,更注重技术发展与安全治理的协同演进,在推动AI创新应用的同时,同步完善安全规则,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
此外,在构建高水平AI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技术发展和安全治理协同演进的同时,中国电信还持续升级AI安全架构,强化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推动构建开放合作、共建共治、安全可信的AI生态。
构筑自主可控的立体安全护城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当下,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议题,而构筑自主可控的立体安全护城河,其核心要义在于将全栈AI安全能力深度根植于自主技术体系,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中国电信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依托多年沉淀的自主可控、云网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在“端、边、网、云、数”全架构层面实现了AI安全能力的深度渗透与智能化升级。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国电信成功打破了关键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构建起一套从终端实时防御、边缘节点风险预警,到网络流量异常监测、云端数据加密保护,再到核心数据资产安全管理的全链路防护闭环,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以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为例,随着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等新业态的加速崛起,低空域的安全防控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对此,中国电信整合卫星通信、5G+AI、空管雷达等技术资源,打造了“空天一体”的AI赋能全链路低空防护体系。该体系通过部署在城市楼宇、交通枢纽、重点区域的多维度感知设备,结合AI智能算法对低空目标进行实时识别、轨迹预测与风险评估,探测精度高达95%以上,可有效识别“黑飞”无人机、违规飞行物等安全隐患。目前,这套防护体系已在全国多个机场、港口、大型活动场馆等重点区域投入应用,累计拦截处置多起低空安全风险事件,为低空经济的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再如,在企业级AI安全方面,中国电信同样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实力。就在近日,中国电信在天翼AI开放平台上线了新一代企业级AI引擎——星辰超级智能体。该智能体依托中国电信自研的“星辰大模型”技术底座,通过行业深度定制化架构、全链路闭环进化机制及企业级安全防护体系三大核心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懂业务、会成长、可信任”的智能决策引擎。针对企业关切的隐私与安全问题,星辰超级智能体提供了3重防护机制:基于NLP(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的敏感内容实时拦截系统,精准识别违规信息;容器化隔离架构确保智能体运行环境与业务系统物理隔离,确保数据不泄露;支持私有化部署模式,在企业内网环境完成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全栈部署,实现数据“零出境”,为用户数据再上一层安全锁。
AI安全护航千行百业
“AI安全护航千行百业”,这一理念在中国电信的实践中并非抽象口号,而是渗透到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具体实践中。
在民生食品安全领域,央视新闻频道日前报道了《“人工智能+”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其中提到中国电信针对餐饮行业后厨监管难、隐患发现不及时等问题,创新落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通过高清摄像头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更关键的是引入自主研发的AI驱鼠等智能终端——AI驱鼠设备可通过智能感应精准识别鼠类活动轨迹,自动触发驱鼠机制,避免传统驱鼠方式的局限性;同时,AI系统能对线下餐厅后厨的食材处理、餐具消毒、人员操作规范等环节进行实时分析,对线上外卖餐厅的后厨环境进行远程核查,实现无差别精准监管,真正守护了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乡村治理与安防领域,中国电信的AI技术赋能同样成效显著。近日,中国电信景谷分公司深入云南省普洱市凤山镇,助力当地打造智慧安防体系,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动力。工作人员首先通过铺设高速光纤网络,打通乡村安防的数据传输“大动脉”,并对全镇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所有监控点位数据的实时回传。在此基础上,引入AI智能摄像头,借助车牌识别、行为分析等核心技术,该摄像头能精准捕捉各类安全隐患:在交通要道,自动识别无牌无证车辆、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在村落公共区域,实时监测打架斗殴、火灾隐患等公共安全事件;甚至能对独居老人的异常活动状态进行识别,及时触发帮扶预警。这套智慧安防体系极大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应对效率,为乡村居民营造了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即便在文艺事业领域,中国电信也将AI安全能力与文化服务深度融合。近日,在江苏泗洪县舞蹈培训行业暑期成果展示季期间,中国电信泗洪分公司创新打造了“科技+文艺+安全”融合服务模式。活动现场的智慧互动专区内,工作人员运用AI技术为孩子们定制舞蹈主题冰箱贴,通过趣味互动传递艺术魅力。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还演示了儿童手表AI定位功能,家长可实时掌握孩子在活动现场的位置,避免走失风险;同时,志愿者同步开展“反诈护苗”活动,结合AI识别的常见诈骗手段案例,向家长和孩子普及防骗知识,为家庭构建起一道安全防护网,真正实现了“科技赋能文艺,安全护航成长”。
从守护舌尖安全到筑牢乡村安防,再到赋能文艺活动,中国电信的全栈AI安全能力正以更贴近民生、更贴合行业需求的方式,渗透到千行百业的发展肌理中,成为推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安全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