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迈入无人化时代 湖南电力研发智能装备破解行业难题
创始人
2025-09-20 12:00:53
0

近日,在湖南岳阳临湘东22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网湖南电力工研中心)自主研发的双分裂间隔棒智能安装无人机完成首次现场试用。

在高温环境下,无人机精准完成起飞、悬停、落线及间隔棒安装等一系列操作,全程平稳可靠。当天,该无人机成功执行十多次安装任务,各项数据实时回传,现场仅闻无人机旋翼声与简洁指令,高效作业场景展现出技术应用的成熟性。

输电线路工程间隔棒安装属于典型的高空作业,以往依赖人工进行,存在风险高、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而湖南地处丘陵山地,地形复杂、河网纵横,传统输电线路高空作业不仅面临常规风险,更深受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气象多变等区域特点影响。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初,由国网湖南电力有限公司建设部牵头启动双分裂导线间隔棒智能安装无人机研发项目,致力于实现高空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与无人化。

从初步构想到系统集成,从场内测试到真实环境验证,国网湖南电力工研中心研发团队不断打磨每一个细节,历经三代样机迭代,逐步突破了系统集成与现场适应性等技术难题。特别是在2025年3月,二代样机在试用中出现悬停稳定性不足的情况,项目团队通过降低整机重心、增加扶正机构等措施予以优化,最终第三代样机全面实现预期性能。

双分裂间隔棒智能安装无人机(三代)集成视觉辅助与智能远程遥控技术,可精准识别导线位置并自主完成间隔棒安装作业。依托远程监控系统,地面人员可实时掌握作业进程,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与操作难度。无人机机身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整机重120千克,适配500毫米间距双分裂导线。其独特的M型机架兼顾刚性与柔性优点,能有效抑制导线偏摆,保障安装过程稳定可靠。设备集动力、能源、载重、控制和传感系统于一体,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作业,单次安装任务仍可在3-5分钟内完成。

“该无人机(三代)实现了全程地面遥控操作,真正做到了‘高空作业无人化’,显著提升了安全水平和施工效率。”项目研发团队介绍。此次试点应用标志着国网湖南电力有限公司在输电线路低空经济及智能化施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推动输电线路施工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该型无人机已成功完成现场试用,未来将在更多输电线路建设中推广应用。(刘露 程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梯检测报价含哪些隐性费用?3... 当物业或业主收到一份电梯检测报价单时,看到的往往是一个清晰的总价。但这个总价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未来...
最高悬赏3600万元,苹果出手... 苹果(AAPL,股价:245.270美元;总市值3.64万亿美元)近期在官网“安全研究”板块发布新博...
机构:9月中国电视市场小米占有... 10月11日,洛图科技发布《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电视市场品...
今日,中国移动启动四大重磅发布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在11日上午的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
让人工智能支持我们的3种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重塑社会形态,传统的安全防护与道德伦理框架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始终...
“黑科技”闪耀新发地农博会 各地农产品齐聚新发地农博会。本报记者 孙颖摄 本报讯(记者 孙颖)昨天,为期三天的2025数智农业与...
沃特股份公布“LCP薄膜制备设...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LCP薄膜制备设备及LCP薄膜制备方法”...
大小核设计和全大核设计 谁会是... 在2025年的PC市场AMD和Intel的处理器大战愈演愈烈,AMD坚持全大核路线,Intel深耕大...
原创 瑞... 日本软银集团刚刚宣布,将以54亿美元(约390亿人民币)全盘收购瑞士ABB旗下的机器人业务。 这笔巨...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青海给出“... 转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王登海 西宁报道 在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当下,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