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下,文化创作如何“启智”又“润心”?
创始人
2025-09-25 11:41:14
0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杨淑君、余佩璇)“人工智能越发达,人类就越需要艺术智性”“人工智能不是艺术的终结者,而是打开了平行宇宙般的创作维度”……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中外嘉宾展开一场关于传统与未来、技术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9月23日,“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潇 摄

在一段由AI创作的音乐声中,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文化界、科技界人士,聚焦文艺发展新趋势、新现象,为提高“文化原创力”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新技术浪潮中如何守护文化艺术的灵魂?中国文联副主席高世名指出,艺术家的使命是让人们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虚拟化的社会中,保持感性活力和精神自主,在混合现实、多重世界的状况下能够安顿身心。“把今天的科技重新转化为一种人类智识和世界经验,让今天的艺术重新回归感觉之开发、世界之探寻。”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蒂托·洛雷菲斯以木偶与皮影艺术为例,阐释了文化如河流般奔涌向前的生命力。在他看来,文化原创力的核心不在于精妙复杂,而在于“触动人类灵魂的能力”。科技的意义不在于消弭传统,而是为其赋予新视野;不是走向标准化,而是倍增创造的可能性。

剧作家何冀平以《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等经典作品的创作经历,拆解文化原创的核心密码。她坦言,AI可作为创作助手,但“只是提醒不能替代”。“创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不能图快。”何冀平说,原创力深植于作者的生命体验与内心动力,其秘诀在于真实与真诚。

“人工智能不仅挑战我们的体力和脑力,更重要的是挑战我们的心力。”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艺术领域的边界,其发展趋势呈现出技术突破、创作范式革新与伦理挑战并行的复杂图景。“人类正在学会与机器共同编织新的美学语言,重构AI艺术叙事新体系。”

技术为桥,文化为魂,方能联通世界。谈及技术如何助力国际文化传播,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表示,好内容永远是文化出海的“根”与“魂”。只有扎根中华文化沃土,才能孕育出打动世界的精品。

她呼吁全球同行携手,以技术突破文化壁垒,以IP链接全球情感,让既饱含“家国情怀”厚度、又具备“科技赋能”锐度的中国视听故事,在世界舞台绽放耀眼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NVIDIA显卡驱动升级难题破... 随着游戏画质和创意软件对图形性能的要求持续攀升,NVIDIA显卡驱动的升级已成为提升体验的核心环节。...
无线沟通新纪元,网络对讲机如何... 随着通信技术的与时俱进,网络对讲机的诞生为人们的通讯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转变,打开了无线通讯的新时代,...
海尔智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天合光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天合光能(68859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嘉兴市进京招商,瞄准人工智能 记者 宋馥李 最近一周,浙江嘉兴市的官员正在北京密集拜访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和相关的科研院所。 嘉兴...
匠心赋能智造,共托制造强国(现... 匠心赋能智造,共托制造强国(现场评论) 无论时代如何向前、技艺如何更迭,唯有秉持追求卓越的理念、坚...
员工上网监控软件大盘点,市面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伴随着...
OpenAI测试新一代AI智能...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5日消息,据科技媒体bleepingcomputer报道,OpenAI正...
昆泰芯高速磁编码器革新机器人关...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关节旋转角度测量的精度与效率要求不断提升。昆泰芯 CONNTEK 的高精...
原创 海...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5日,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传来一声轰鸣——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