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10月12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李晓宁 王宁) 近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研制的“胜利天工”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审查,成为行业赛道的标准引领者。
“胜利天工”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自2018年推出以来,创新实现了钻井液性能自动化无人监测。经过不断迭代升级,该系统由监测油基钻井液变为水油合成基全适配,监测钻井液参数扩展至16项,为中石化、中海油等提供海上、陆上技术支撑,并实现了数据远传,让用户随时洞察钻井生产状态,成为石油工程智能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25年,“胜利天工”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进军深海与深井工程,先后顺利完成中海油上海分公司CX-B6S1井、NB31-1-A2P1井和胜利油田义深斜13井等油井的技术服务,保障了参数的实时测量、自动储存和远程传输,有力应对海上平台的盐雾高温和陆地深井的复杂地质,实现了“一口井一套方案”的精准适配。
面对数智化浪潮,钻井工艺研究院持续加强“胜利天工”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迭代升级,在义深斜13井首次实现将监测数据成功接入中石化石油工程业务管控IPPE平台,实现了钻井液性能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分析。
据了解,这一突破补齐了平台的数据缺项,推动石油工程管理由“人工分析”向“智能分析”转变,为钻井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胜利天工”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系统凭借迄今20余套装备、多类工区的成功应用,赢得了现场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统作为十余年国产技术攻关的突破性成果,不仅是钻井现场的“安全哨兵”,更是石油工程智能化转型的“数据引擎”,将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