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作为全国工业经济大省之一,在数智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潮流中,河南正以数智技术为笔,在新型工业化画卷上勾勒转型新图景。从基础设施的超前布局到企业转型的深度渗透,从平台生态的协同构建到区域示范的全域推广,河南正通过全链条、多维度发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制造强省建设注入强劲新动能。
基础设施先行,筑牢转型“数字底座”。近几年,河南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累计开通5G基站23.54万个,位居全国第6,2025年更将推动基站总数突破25万个。算力设施建设同样多点突破,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河南空港智算中心等相继落成,当前在用超算规模100P、智算规模5100P,未来算力规模更将迈向6E级别。“5G+算力”双轮驱动,为工业数据流转、智能算法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奠定了数智赋能的硬件基础。
企业主体激活,掀起转型“智改浪潮”。河南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战略,累计诊断服务企业2.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梯度培育体系,已建成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685个,打造数字领航企业36家、中小企业转型标杆269个,且下一步的目标是到2027年将分别增至1800个和50家。传统产业借智升级,新兴产业乘势而上,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12.0%,新质生产力加速孕育。
平台生态构建,打通转型“协同脉络”。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数智赋能的核心枢纽,河南已建成省级平台49个,接入设备2227万台(套),部署解决方案5500多个,服务企业超19万家。依托链主企业搭建的产业链平台,实现了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2024年全省“7+28+N”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4% 。从单点应用到链式转型,平台正重塑产业协作模式,提升全链条效率。
区域示范引领,拓宽转型“实践路径”。河南已建成33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推动560多家企业开展新一轮智能化改造、40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园区通过数字化改造,能耗管控、安全监测等能力显著增强,未来更计划打造4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一区一业一样板”的推进,让转型经验从点上突破走向面上推广,形成全域转型的良好态势。
锚定新目标,河南转型步伐愈发坚定。《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产业高地。从基础设施到企业转型,从平台支撑到区域协同,河南正以系统思维推进数智赋能,让新型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