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吴文伟
近期,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推出多项重磅举措:深莞惠联合发布全省首个都市圈生态环保规划,为绿色湾区划定“路线图”;“粤车南下”与“港车北上”双向推进,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打开新格局……
与此同时,机器人6S店开业、低空物流航线开通、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落地等创新案例,更凸显大湾区在科技、民生、文化等领域的融合活力,为构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注入新动能。
区域协同与发展
深莞惠联合发布全省首个都市圈生态环保规划
2025年7月——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印发《深圳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解读:这是广东省首个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针对性部署了7大重要领域30项重点任务,为深圳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明确了“路线图”,对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粤车南下”年内启程
2025年7月2日——在“港车北上”实施两周年之际,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公布了社会期待已久的“粤车南下”计划:预计在今年11月,符合条件的广东私家车可被允许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前往香港。其中,备受关注的“粤车”直入市区,前期会按每日100个预约名额的方式小规模试行。
解读:从“自驾去广东”到“自驾去香港”,时空距离的缩短、生活半径的拓展让两地居民在日常往来中更快融入彼此,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打开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上线
2025年8月1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广东省司法厅联合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
解读:该平台整合调解、仲裁、诉讼三大解纷渠道,为境内外当事人提供跨境商事“一站式”解纷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当事人登录后可按需选择,精准、全面、快速满足解纷需求。
9月起每周2天“港车北上”无须预约
2025年9月1日——每周二和周三,“港车北上”的车辆无须预约,即可经港珠澳大桥出行前往广东省(香港或内地公众假日及前夕、港珠澳大桥免收过桥费的日子等指定日子除外)。每周一、周四至周日仍需要预约,计划申请资格、程序和抽签安排维持不变。
解读:近年来,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经贸合作更加紧密和频繁,驾车往来两地的交通需求进一步增大。政策实施后,香港居民驾车往来粤港两地更为方便、更为自主。
科技创新与应用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深圳开业
7月28日——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星河WORLD园区机器人剧场开业。
解读:所谓“6S”,指的是在传统汽车4S店“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的基础上,新增“租赁(Lease)、个性化定制(Customized)”两大功能,形成独特的“6S”模式。以6S店为核心,龙岗区正在周边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机器人特色街区。未来,机器人做咖啡、烤制烤肉、24小时机器人药店等多元应用场景将陆续落地,这里有望逐步成为汇聚各类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集大成者之地”。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
2025年7月30日——在2025万山群岛低空综合应用大会上,一架装载海鲜的物流无人机从珠海唐家港起飞,历时约55分钟,跨越珠海、中山、广州三市82.9公里后,精准降落广州亿航未来城穗港码头,打通一条“广珠低空通道”。
解读:此次飞行验证了城际长航程物流链路的真实运营可行性,未来将有力满足大湾区内生鲜、医药等高时效物资的运输需求,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低空物流解决方案。
民生融合与便利
全国首个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在珠海揭牌运作
2025年8月18日——港澳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启动仪式成功举办。活动现场,《珠海市港澳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珠海市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同步揭牌运作。
解读:该中心将聚焦港澳青年入乡就业创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专业咨询服务,打造港澳同胞助力乡村振兴的实体化中心,通过“政策窗口+资源枢纽+文化纽带”破解港澳青年“政策不熟、资源失衡、文化差异”障碍,成为港澳青年在珠海干事创业、安居乐业的重要平台和温暖家园。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焕新”登场
2025年9月1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联动举行,通过超100场精品演出、18场艺术展览、近150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为大湾区民众献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解读:今年的艺术节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精品荟萃”,汇聚粤港澳优秀展览,为湾区民众提供高品质文化大餐;二是“大咖云集”,汇聚业内大咖智囊,激活湾区演艺高质量发展;三是“艺术惠民”,惠民力度和公益演出场次、覆盖面较往届将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