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像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科技圈里炸开了锅,报道的核心内容简单得惊人:台积电生产的那些顶尖芯片,因为里面含有的中国稀土成分可能超过了0.1%,未来运往美国恐怕会遇到大麻烦。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0.1%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量,怎么就能卡住全球先进半导体巨头的脖子?
稀土是芯片产业命脉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而稀土则是支持芯片制造的“微量元素”,尽管稀土在芯片中占据的比例非常小,但它却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比如说光刻胶、抛光材料和关键电容器件等,这些技术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而且稀土是不可替代的原料,如果稀土供应中断,整个芯片生产线就会停摆。
尤其是在14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制程中,稀土的纯度要求极高,全球能稳定、大规模生产超高纯度稀土的能力,几乎都掌握在中国手中,中国是全球稀土开采、精炼和加工的主要供应者,约有90%的稀土生产能力集中在中国。
其中一种被称为“镝”的重稀土元素,在高端芯片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中国控制了全球99%的超纯镝精炼产能,并且全球唯一能够生产这种顶级稀土的工厂位于无锡。
这意思就是,像英伟达H100这种高端AI芯片,它关键零件的生产,得靠中国的稀土才能搞,要是这稀土供应链断了,那芯片产能基本就停摆了,啥也造不出来。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新规定不光管着稀土生产,连从挖稀土、提炼稀土,到把稀土分成不同种类、做成磁材,甚至最后回收再利用,整个流程的技术都给管起来了,这等于是给整个稀土产业链设下了门槛,想随便搞并不容易。
中国设定的出口新规
中国这次的反击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过去,中国的策略是简单地将稀土资源开采出来,并加以精炼后出售,而如今中国已经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这一改变的核心在于设定了一个“0.1%”的出口限制门槛,这意味着所有稀土成分含量超过0.1%的产品,都需要申请出口许可。
这个0.1%的限制正巧能涵盖到全球科技巨头的核心产品,像苹果、英伟达和高通等公司,他们的产品中往往包含着一定比例的稀土元素,几乎所有涉及芯片制造的下游产品都受到这一新规的约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规的实施并非单是技术上的管制,其中更是带有明显的“话语权”转移的意思,而且所有相关的申请文件要求使用中文提交,这样一来,便是在无形中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而且这新规定说得很明白:像医疗治病、救灾救急这种跟人道主义相关的用途,是可以免掉限制的,至于那些正常做生意的需求,也不是完全不让弄,只要按规矩申请拿到许可,就能正常处理。
同时这一措施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安全例外条款的规定,这表明中国采取的是一种更为审慎且符合国际法的对策,而不是简单的单方面封锁。
与美国一味全面封锁技术不同,中国此举更像是对美国先前技术封锁的“对等反制”,而不是一场全面的贸易战。
台积电的两难
这次稀土风波里,台积电的处境特别敏感,算是站在了风口上,它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手里攥着超70%的市场份额,要是单说10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技术,那份额更高,能到92%。
可谁能想到,台积电看着风光,背后却藏着双重依赖的大风险,一方面它特别靠美国市场吃饭,美国客户给它的季度营收占了快70%;另一方面,它生产时要用的稀土原材料,96%都得从中国拿,根本离不开。
不光这样,台积电生产用的设备,超40%是从美国买的,最核心的光刻机虽然是荷兰ASML的,但里面近一半零件也来自美国。
而且台积电还在美国投了钱,这让美国投资者手里捏着它近30%的股份,这么一来,台积电就陷在中美荷的三角依赖里,情况特别复杂。
台积电此前曾被美国政府要求在美国建厂,以将供应链掌握在美国手中,但这一决定暴露了一个根本的悖论:工厂可以搬迁,但矿山和精炼厂却无法搬走。
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虽然也在生产稀土,但产量有限,且生产的多为轻稀土,无法满足高端芯片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的稀土提纯技术普遍落后于中国,至少有二十年的差距,即便是美国本土的芒廷帕斯矿,也需要将矿石运到中国进行精炼和提纯。
台积电在美国的建厂计划也面临着进度延迟和成本超支的问题,这更深刻揭示了这个全球科技产业中的尴尬现实,台积电曾凭借其在先进工艺方面的垄断地位,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主导者。
在如今的地缘政治变局中,台积电不仅面临着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的巨大压力,还可能陷入失去这两个市场的困境,逐渐从一个棋手转变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美国AI产业也受影响
当然,中国的稀土新规打击的不仅仅是台积电,也暴露出了美国AI产业的根基问题,美国虽然在高科技领域看似占据主导地位,但其背后依赖的特定资源供应链极为脆弱。
像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TPU等AI应用,背后依赖的庞大GPU集群几乎全部由台积电代工,而台积电的生产又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供应,可以说,整个美国AI产业的技术表面,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稀土的基础上的。
过去,美国曾声称“99%的高性能芯片在台湾生产,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失败点”,但现在看来,这一判断仅仅是部分正确。
而他们真正的“失败点”可能在于中国控制的“99%的高纯度重稀土精炼能力”,这一点正是美国供应链中最为脆弱的环节。
为了应对这种依赖,美国一直在推动供应链“去风险化”,大力扶持英特尔并鼓励盟友建设芯片工厂,可是在稀土资源这一终极瓶颈面前,这些努力显得非常不足,战略上的短板暴露无遗。
中国的稀土新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地缘政治博弈,它成为了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重要引爆点,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个单凭技术优势主导全球供应链的时代已经结束。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美财长:世界经济最大风险,就是99%高端芯片在台湾生产
纽约时报-China Clamps Down Even Harder on Rare Ear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