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富玲燕 通讯员 贾寅晴
本报讯 “现在我们用电更放心了,不管是出门还是居家心里都特别踏实!”近日,家住南湖区红枫苑的王阿姨笑着分享这一年来小区“智慧大脑”带给她的安全感。
她口中的“智慧大脑”,正是新嘉街道西马桥社区新安装的“智慧用电”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住宅电力线路进行24小时不间断“体检”,让这个老旧小区悄然告别了用电安全隐患。
红枫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建设年代较早,消防设施老化,原始电路设计难以适应当前高负荷电器使用需求,电线老化带来的火灾风险较为突出。为提升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2024年11月底,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新嘉街道以红枫苑小区为试点,启动“智慧用电”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为548户居民配备了专属的“安全管家”。
走进红枫苑,每个楼梯口都安装了一个智慧安全用电终端箱。“这个电箱相当于‘智慧大脑’的‘前线哨兵’,内部加装了工业级空气开关与边缘计算模组,能够实时统计每户用电数据并上传系统。”西马桥社区党委书记张晔说,一旦居民家中出现漏电、用电激增等异常,系统会立即将过载、漏电等信息推送至社区和第三方运营平台,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了确保隐患处置无死角,西马桥社区还建立完善了入户回访和三次提醒制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户,先联系业主或租客约定时间,由专业人员上门检查维修;若未整改,则进行三次提醒,持续跟进直至消除隐患。
在西马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预警系统实时更新的数据不断滚动展示,包括近30天报警趋势、报警清单等信息。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系统生成“智慧用电分析跟进”报表,精准掌握报警位置、类型、响应级别和联系方式,为隐患处置与整改提供数据支持。与此同时,建立三级响应处置机制,根据报警级别划分处理流程,明确网格员、物业、第三方技术人员及消防部门的职责分工,实现精准干预。
“我们将报警主要分为线温过高(紧急断电)、剩余电流(恶性负载过高)、电瓶车入户充电三类。目前‘剩余电流过高’最为常见,多由线路破损、零地线混接、缺地线等问题引起。”新嘉街道消防工作人员小吴指着屏幕说,“比如这个月我们还存在5户高风险家庭,另有2户前期发现问题尚未完成整改,这些都是我们重点跟进的对象,确保每一个隐患都不被遗漏。”
投入使用一年来,“智慧大脑”已成功预警130余起电力安全隐患,相关人员及时响应、迅速处置,切实筑牢居民用电安全防线。“接下来,我们将在试点基础上,推动‘人防+技防+物防’三防融合的安全策略,以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效能,实现从户内安全到公共区域安全的全面覆盖,从智慧用电到智慧社区的体系化升级,为居民构筑更加坚实的安全屏障。”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