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结果凸显了在5G大规模部署和6G研发起步的关键节点,通信行业对网络稳定性和成本效益的务实考量。作为欧洲电信市场的风向标,沃达丰的选择预示着Open RAN技术从概念验证到大规模商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足鼎立格局稳固,华为实现战略性留存
通信头条注意到,在此次招标中,传统三巨头——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的地位依然稳固。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华为在德国市场的留存。作为沃达丰集团最大的网络所在地,德国市场2.6万个RAN站点仍由华为(份额55%)与爱立信共同主导。
当被问及华为在德国和其他地区的地位时,沃达丰集团发言人肯定地表示华为“依然存在于主要供应商之列”。在非洲市场,华为的地位也有所提升,成为沃达丰的领先供应商之一。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尽管面临地缘政治压力,华为的技术实力和网络稳定性仍获得运营商认可。
爱立信成为此次招标的稳定受益者,拿下了沃达丰集团在爱尔兰、荷兰、葡萄牙的“唯一”RAN设备供应商地位。爱立信还将借此机会推广其可编程5G-A网络产品,包括大规模MIMO无线电、RAN计算解决方案以及5G-A RAN软件,试图挖掘高利润空间。
诺基亚则继续作为沃达丰在欧洲和非洲的战略合作伙伴,将提供基带、大规模MIMO无线单元、远程射频头以及自主网络管理解决方案。诺基亚表示将继续与沃达丰集团和Safaricom集团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南非等市场开展合作。
Open RAN: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通信头条分析认为,三星的加入表面上是Open RAN技术的突破,实则存在诸多局限性。根据招标结果,三星主要承接沃达丰德国市场的Open RAN部署,且仅针对数千个新增站点,后续推广时间表仍未明确。
更值得关注的是,三星的Open RAN方案实际上是“单一供应商全包”模式——三星仅提及英特尔、戴尔等芯片和服务器伙伴,未涉及其他RAN供应商。这与Open RAN通过标准接口组合不同供应商部件的核心理念明显偏离。
从商业角度看,沃达丰在德国市场对三星Open RAN的承诺能否全面落地仍存变数。网络密集化(新增站点而非替换旧设备)的“高成本”与沃达丰稳定的资本支出形成矛盾。沃达丰最近财年资本强度目标维持在约18%,未因Open RAN而调整,在成本压力下,“新增数千个站点”的计划能否推进仍是未知数。
从历史经验看,通信头条注意到沃达丰曾承诺在英国部署2500个三星Open RAN站点,最终却在与Three合并后将RAN业务全部交给爱立信和诺基亚,三星未获任何份额。这一前例让人对德国项目的实际落地程度产生合理怀疑。
通信头条分析认为,沃达丰此次招标结果反映了整个通信行业在技术选择上的务实转向。曾经雄心勃勃表示要在30%的站点部署Open RAN的沃达丰,最终选择了以传统设备商为主的相对保守策略。
沃达丰的选择向行业发出了明确信号:在5G大规模部署和6G研发起步的关键时期,网络稳定性和成本效益比技术理想主义更为重要。这一选择也体现了运营商对网络平滑演进的现实考量,大规模更换现有供应商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网络风险。
关于通信头条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你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通信路上,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