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界虽苦但还需要有人苦守
创始人
2025-10-19 00:02:20
0

今天去上海金融机构讲6G和人工智能,按照我们做产业的基本习惯,我订了二等座的高铁,4个多小时到上海,也还是挺好的。他们说要来接,我觉得挺麻烦,坐个地铁,只有5站,一会就轻松的到了。

中午吃个饭就讲课,我看对面就有个面馆,建议去吃一碗面,他们说项老师来了,吃面不行,已经定了个地方。一定要开车去吃饭。

在车上,助理打电话进来,说订了个包厢,1500元一位,因为是熟人,最低消费就取消了。我们几个人按位算就可以。

我一听,我们产业界和金融界真是两个世界,我们中午吃个便饭,再怎么也不会去吃1500元一位。金融界赚钱,真不是我们做产业能理解的。

所以美国的金融业就极其旺盛,来钱太容易了,这钱不能不赚。所以美国的产业界最后都去做金融了,钱赚的太容易了,为什么要和产业界一样吃苦?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危机,金融界赚到了太多的钱,一定会把产业的资源、人才都吸引走,产业就很容易走向衰落,产业衰落了,金融其实最后就没有支撑,也是要衰落。

我们很长时间都认为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是不会衰落的,不会缺少技术人才,不会缺少技术能力。其实会的,因为最后大家会发现,还是做金融来钱快,一个国家都去做金融了,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衰落。因为做产业太苦逼了。

中国今天的发展,就是有一大群人苦守着产业,这是支撑这个国家的基本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成立智能骨科联... 2025积水潭新进展研讨会10月18日开幕。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发布了骨科领域最具前瞻性、可行性与...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记者宋晨、李力...
精密制造取得突破 荣耀折叠屏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报道聚焦中国制造,其中...
原创 杨... 他离去时,世界静默。 刚刚,103岁的杨振宁走了。一个跨越了战乱、留学、诺奖、归国的传奇人生,在华夏...
大型水利工程数字化转型的“山西... 万家寨引黄集控中心。本报记者 刘迎春 通讯员 吕伟 摄 ...
君合科技公布“一种步进炉”专利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步进炉”专利公布。 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
原创 荷... 荷兰国宝级企业 ASML 要面临停产? 这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居然是荷兰自己亲手埋下的雷?到底是什么操...
全国首创,杭州人可以一键起飞去... 清晨的杭州,城市主干道上,早高峰的车流已经开始排起长龙。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从车流上方掠过——他们脚下...
中国民众追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肖像照。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
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首届无人... 为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安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公安实战能力,近日,陕西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