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对日益沉重的债务压力与人口老龄化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将人工智能视为化解困境的突破口。
市场对其推动经济爆炸性增长抱有极度乐观的预期。
然而,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电力供应瓶颈、大规模就业冲击、社会不平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指望人工智能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深层债务问题,而忽视必要的制度与结构改革,可能是一种危险的幻想。
股市涨得挺欢,其实是在“赌AI”
最近这几年,不管国际上出啥糟心事,全球股市总能往上走。
你看法国那边政治闹得一团糟,美国政府好几次差点“停摆”,英国的能人都往国外跑,可股市该涨还涨。
说白了,大家都把宝押在AI上了,觉得AI能让经济一下子爆发出活力,到时候企业赚钱,股市自然飘红。
但这种乐观有点“悬”。就像咱们买东西,光听卖家说这东西多好,没看到真效果就下单,很容易踩雷。
股市现在就是这么个状态,对AI的期待太高,反而忘了现实里还有一堆问题没解决。
AI想干活?先过这几关再说
专家普遍认为,AI早晚能帮发达国家解决经济增长慢的问题,但前提是得把眼前的障碍扫清。这些障碍不是小问题,每一个都能卡脖子。
首先是电不够用。AI运行起来特别费电,不管是训练模型还是处理数据,都得靠大量电力支撑。现在不少地方用电都紧张,要是再大规模搞AI,电力瓶颈肯定会更明显。
其次是缺人。搞AI得要懂技术的人才,可现在全球范围内,真正懂AI核心技术的人没多少。各个公司抢着挖人,工资越抬越高,普通企业根本扛不住,这会拖慢AI落地的速度。
最后是没规矩。比如聊天机器人,它说的话准不准、有没有侵权、该怎么收费,现在都没个统一的规矩。没有法律和定价框架管着,AI想大规模服务经济,根本没法落地。
AI公司烧钱不眨眼,以后咋赚钱是个大问题
现在搞AI的公司,花钱跟流水似的,动不动就投几百亿。它们为啥这么敢烧钱?无非是想攒更多用户、收集更多数据,先把市场地位占了。
可总不能一直亏吧?企业要活下去,早晚得找到赚钱的路子。最有可能的办法,就是学社交媒体那套——靠广告赚钱。
你想啊,以后咱们用AI查资料、聊事情,说不定屏幕上会弹出一堆广告,就像现在刷微信、抖音一样。
可要是广告太多,大家用AI的体验就会变差,到时候用户会不会跑,还是个未知数。
失业、监管、战争风险,AI还会捅这些“马蜂窝”
AI带来的麻烦,远不止技术和赚钱的问题,还会牵扯到政治和社会稳定。
先说失业。以前自动化主要抢的是工厂工人的饭碗,现在不一样了,AI要抢的是白领的工作。不管是做文案、算账,还是搞设计,AI都能插一手。
数以亿计的白领要是没了工作,肯定会形成新的政治力量,就像以前农民、工人维权那样,到时候社会很容易乱。
再说说监管。AI得讲道德吧?比如不能骗人、不能传播坏消息。可现在,AI的道德判断全靠几个程序员定,这肯定不行。
以后得靠美国国会、法院,还有各国的监管机构一起定规矩,但这么多国家想法不一样,想达成一致太难了。
更吓人的是军事风险。现在最先进的AI,不少都用在军事上,比如搞无人机、智能武器。
这很容易引发全球军备竞赛,以后可能会出现AI参与的战争,甚至小国家、恐怖组织也能靠AI搞破坏,这对经济增长来说,绝对是大灾难。
就算AI能搞增长,债务问题还是解不了
有人觉得,等AI让经济高速增长了,政府税收自然会增加,欠的债就能还上。
可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首先,AI带来的增长,好处可能大部分归了资本。比如企业老板靠AI省了人工费、赚了更多钱,而工人因为被替代,工资反而会下降。
这样一来,资本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劳动占的份额越来越小,贫富差距会更大。
其次,资本比劳动难征税多了。
一方面,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人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能想办法少交税;另一方面,资本可以随便跨境流动,比如把公司注册到税率低的国家,政府根本收不到多少税。
税收上不来,债务问题自然解决不了。
结语
AI这东西,本身没什么“立场”,就看用它的人怎么操作。
它能带来机遇,比如让经济更有效率、让生活更方便,但也藏着风险——失业、战争、贫富差距变大,每一个都不能忽视。
西方发达国家想靠AI解决债务、老龄化这些难题,恐怕是打错了算盘。毕竟AI再厉害,也不能替人类做所有决定,更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最后到底是好是坏,还是要看人类能不能跟上AI的脚步,用智慧和道德把它引到正路上。
你觉得AI会让社会更平等,还是更不平等?平时你用AI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失业这些问题?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