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的智慧温室到昌吉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每一个培训点都是生动的‘活教材’。我将努力把所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积极带领农户推广智慧种植模式。”10月17日,克拉玛依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郭金军说。
上月,由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全市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创新采用跨区域模式成功举办。50名基层农技人员通过“2天理论授课+3天跨区域实训”的系统学习,深入昌吉市、乌鲁木齐市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聚焦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及现代畜牧养殖等前沿技术,为服务我市农业转型升级蓄力赋能。
此次培训紧扣我市农业生产实际,聚焦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现代畜牧养殖等重点领域,理论授课环节邀请自治区农科院等单位专家,深入讲解玉米密植滴灌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粮食安全与特色作物提质增效等内容,推动前沿科技与本地实践深度融合。
跨区域实训环节是本次培训的最大亮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学员们前往准格尔旗现代智慧设施农业产业园、现代设施农业产业技术展示中心及嘉仕智慧农业园区,实地研学节能型温室设计,了解物联网温光水肥智能管控、设施作物产量提升的顶层设计方案、阳光玫瑰葡萄数智化管理模式以及复合基质栽培技术。
在新疆,实训聚焦科技示范基地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自治区农科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专家详细讲解了玉米新品种耐密性测试与高产栽培技术;乌鲁木齐万里浓情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展示了番茄标准化种植与蜜蜂授粉等绿色技术,大田黄牛养殖经济合作社分享了“种养循环+数字管理”的现代畜牧模式;在昌吉市,学员们观摩了玉米密植滴灌的精准调控系统,并在罗氏沼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重点了解了利用盐碱地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亩产提升40%的改良方案。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跨区域实训构建了“科技引进——本土转化——应用推广”的一体化培训新模式,今后将认真总结本次培训经验,持续优化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学习交流机制,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