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万提了雷军的小米SU7,说什么也得试试它的真本事。成都到西安来回500多公里,全程高速见真章——电车到底行不行,这趟跑下来心里有数了。
差距确实明显,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空调24度,走的还是服务区少的路线,就想测最真实的续航。满电显示700公里,开了256公里到广元就剩55%了——算下来百公里16度多,比官方14.3的数据高了不少。
高速开快了电耗就是高,这没法掩饰...但这加速感受,真的把我震到了。
一脚电门下去,那种推背感是燃油车给不了的。我之前那台雅阁,超车得等发动机转速起来才有劲,SU7完全不用等—— 电机的即时扭矩输出,就是降维打击。
上秦岭那段盘山道更明显。过弯时车身稳得像贴在地上,重心低的优势一览无余,不像油车那样有飘忽感。这种驾控感受,确实不是一个档次。
但充电这事儿...真让人头疼。
服务区充电桩被燃油车占位,好不容易找到桩还得排队。不过支持大功率快充确实给力,20分钟能冲到80%,花了41块钱。
回程提前半小时在服务区蹲点,抢到快充桩15分钟充了300公里—— 这效率,比加油还快。
可问题是你得能抢到桩啊!节假日排队两小时的情况并不少见,时间成本反而比油车高。
保险方面确实肉疼,首年7200,比雅阁贵了2000。保养倒是省心,两年基本不用管,但电池坏了要8万多——这价格够买台新车了。看网上Model 3三年掉12万,心里也有点虚...
最让我惊喜的是车机系统。语音控制灵得不像话,说调温度直接就调好,还能记住常用设置。
高速开自动驾驶,自己变道超车都没问题,就是遇到突然加塞得赶紧接管——别太信任系统。
跑长途确实得规划好路线,不能临时找充电站。服务区充电排队人多的话,时间成本确实高。但平时市区通勤,这车真的舒服——提速快、静音好、用车成本低。
说到底,电车和油车确实不是一个档次——各有各的档次。
电车胜在驾控感受、智能化和日常使用成本,油车胜在补能便利性和长途适应性。
要是经常跑1000公里以上长途,我还是建议油车;但如果主要是城市通勤,电车的体验确实更好。
这车优缺点都很明显,关键看你的用车场景。按自己需求选择,合适最重要—— 21万买到这种加速感受和智能化水平,雷军确实没忽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