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业周刊
当地时间10月21日前市末段,Alphabet Inc.的股价一度下跌4.8%。有什么利空吗?OpenAI宣布进军AI浏览器大战——这场备受期待的举措,在有些人看来或许已姗姗来迟。
但随着OpenAI联合创始人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与同事在直播中逐一演示新浏览器的功能,Alphabet股价逐渐收窄跌幅。该股全日收跌2.2%,而整体市场基本持平,这或许表明投资者对OpenAI此举的担忧程度低于预期。
这款名为ChatGPT Atlas的产品依托其领先的聊天机器人技术,配备了诸多附加功能。尽管不乏亮点,但几乎不可能说服大量Chrome用户转投。而当消费者得知其最核心的功能需要付费时,兴趣势必减弱。奥尔特曼表示,要启用Atlas的智能体功能——即由AI接管浏览器并自动处理任务——用户必须订阅每月20美元的ChatGPT Plus服务(不过他补了一句“目前如此”)。
OpenAI认为,智能体功能正是ChatGPT Atlas的差异化优势。其首席研究员威尔·埃尔斯沃思(Will Ellsworth)将这一特性称为“氛围提升”(vibe lifing)——该词衍生自“氛围编程”(vibe coding,即通过自然语言提示生成代码)。演示中,ChatGPT Atlas先分析了一份在线食谱,随后自动浏览Instacart网站,搜索对应食材并准确订购了所需数量。
这很酷,但此类AI应用终究只是个过渡性方案,好比80年代孩子举着磁带录音机对着收音机喇叭录歌。OpenAI显然心知肚明,这从它近期发布“即时结账”(Instant Checkout)工具并与沃尔玛合作实现不离ChatGPT对话窗即可下单便可见一斑。这种方式远比让AI在网页上模拟点击(一种缓慢且近乎手动的过程)要高效得多,后者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本质上容易出错或行为难测。该系统的早期版本曾被指“故障频发”,不过在我本人进行充分体验之前,暂不进一步评判。
尽管AI企业争相涌入市场推出自研产品,谷歌的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仍持续增大。来源:StatCounter
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谷歌浏览器主导着美国64%的桌面浏览器市场,其全球份额更是高达74%。Chrome是谷歌消费者AI战略的核心支点,而得益于近期的反垄断判决,谷歌得以更为大胆地将Gemini聊天机器人深度集成其中。这为谷歌提供了一个巨大机会:引导用户不再手动输入“chatgpt.com”,转而直接使用其内置的AI功能。微软也在其Edge浏览器上采取类似策略(有人批评此举有失公平)。而OpenAI面临的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是,它在任何计算平台都缺乏深度绑定的入口,其移动端应用也显露出增长疲态。
近几个月,尽管AI增强浏览器频繁推出(例如The Browser Company的Dia、Perplexity的Comet等),谷歌浏览器的主导地位却不降反升。StatCounter表示,这些新产品的使用量过低,未达统计门槛,份额均不足1%(很可能远低于此)。由此可见用户兴趣索然。如果现有浏览器既好用又习惯,那就需要极强的诱因才会更换——而OpenAI并未提供这样的诱因。
从许多方面看,可以说ChatGPT Atlas的主要功能是收集用户数据以训练其AI模型,从而获取当前难以触及的海量浏览习惯信息。因此,即便市场份额微乎其微,此次产品发布也自有其价值。
奥尔特曼10月21日再次搬出他的招牌论调,称AI是“十年一遇、足以颠覆浏览器市场的机遇”。然而类似的豪言在两年多前微软必应整合ChatGPT时就已出现过——最终谷歌的搜索霸主地位岿然不动。此番Alphabet股价虽有小幅下跌,但市场并未陷入恐慌,这或许表明投资者开始对奥尔特曼的部分宣传言辞有所保留了。编辑/陈佳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