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门办”成为服务常态,当“特事特办”转化为长效机制,当数智技术深度融入民生服务,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服务创新的本质,不在于技术多么炫目,而在于能否精准回应群众期盼,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安徽移动客户经理李令旭把调测好的助听器给客户佩戴。安徽移动供图
无声世界架心桥,打通感知新通道
“嗡——”一阵清晰的震动提示音传来,萧县盲人按摩师刘先生放在按摩床扶手上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抬首朝向声音来源,脸上绽开舒展的笑容。
44岁的刘先生先天失明,幼年又因重病丧失听力。面对双重困境,他凭借指尖触感与多年经验,在社区经营着一家十余平方米的按摩店,用双手为邻里缓解肩颈酸痛,也撑起了自己的生活。然而,“听不见”“看不见”的双重障碍,始终像一层厚重的玻璃,将他与更便捷的生活隔离开来。
在一次社区走访中,安徽移动志愿者了解到刘先生的特殊困境。考虑到他出行不便且沟通方式特殊,团队主动携带定制款助听器上门服务。客户经理李令旭坐在按摩店的小板凳上,耐心调试助听器参数。当熟悉的震动与清晰的“嗡嗡”声同步传来时,刘先生激动地说:“我听到了脚步声……”工作人员还为他调试好无障碍功能手机,将常用联系人设置为震动快捷键。如今,每当店铺“欢迎光临”的提示音响起,刘先生便能远远感知到客人进店。连日来,安徽移动已为萧县百余位残障人士及听障客户完成上门服务。
安徽移动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业务。安徽移动供图
特情专办解民急,上门服务暖人心
“姑娘,我家老伴儿卧床动不了,号码过户和宽带销户的事,可咋办啊?”原来退休教师张先生因病长期卧床,家属因照料病人分身乏术,原本简单的业务成了压在全家人心头的“难题”。
“您别急,我们来想办法!”接单营业员杨莉莉挂断电话后,立即向公司申请“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次日清晨,她背着高拍仪、抱着笔记本电脑,爬上五层无电梯的老楼。当满头大汗的杨莉莉出现在门口时,张先生家属又惊又喜:“真没想到你们真的来了!”支设备、核信息、办业务,半小时内完成全套流程。看着屏幕上“办理成功”的提示,卧床的张先生笑着感慨:“移动的服务,比家里人想得还周到!”
“服务不是走流程,是看见难处多迈一步。”安徽移动负责人表示。通过服务监督平台,客户诉求全程可追踪;而像杨莉莉等这样的基层员工,用“把柜台搬到客户家”的温情服务,让制度条款有了“人情温度”。(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