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未来产业东风,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将腾飞!10月28日,2025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咨询活动在渝举行,活动聚焦“AI+空天”主题,李德仁、段宝岩、苏东林、于登云等4位院士专家围绕空天信息科技前沿、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动态作主旨演讲,分享了行业发展的观点以及对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展望,为重庆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贡献智慧。
空天信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空天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地纷纷将其视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竞逐产业发展新赛道,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重庆更是将空天信息产业列为未来产业之首,加快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那么,重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路在何方?
李德仁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仁围绕“论空天时空智能”作主旨演讲,重点解析了从语言智能、图像智能到空间智能、时空智能的递进方向。他提出,时空智能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可广泛应用于深空与深海探测、智慧城市与灾害应急、社会经济学、智慧医疗等领域。他建议,要努力推进和实现空天地海无所不在的时空智能,要抓紧推进人工智能引导下的通导遥一体化的时空智能大众化服务,推动测绘学走向时空智能学。
段宝岩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段宝岩以“智能微波无线传能技术及应用”为主题,他表示微波无线传能是一种利用微波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的技术,阐述了该技术在空间与地面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OMEGA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创新方案设计、多场耦合分析、收发天线技术,以及AI赋能微波传能天线设计等领域研究工作,论证了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路线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苏东林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聚焦“低空经济电磁安全”领域,她分析了低空经济电磁安全的现实问题,论述了低空经济电磁安全四个技术挑战,提出要从概念认知、技术体系、理论方法三个层面系统性转变认识,才能实现电磁安全整体能力提升。她表示,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关键系统面临严重电磁安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要做好顶层设计,体系化布局正向设计研究工作,强化电磁安全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加快制定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低空经济电磁安全标准规范体系。
于登云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以“智能航天助力两创发展”为题,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新的科技发展引擎,驱动形成以智慧火箭、智能卫星等为代表的智能航天产业快速发展,重塑宇航领域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格局。他提出,智能航天发展重点在于航天行业大模型、航天类脑智能、新形态智能航天装备等领域,可深度赋能低空经济、防灾减灾、医疗健康等产业发展。他希望,重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航天产业等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央地合作,谱写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
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