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两者同频共振、深度耦合,发挥着战略性、支撑性作用。射阳以敢为人先的担当、开放包容的姿态,持续推进“双创融合”,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11月5日,“勇挑大梁作贡献 绿色低碳当先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专场在盐城市射阳县行政中心举行。射阳县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射阳县工信局、人社局、合德镇、经开区、临海镇有关负责人出席,介绍射阳县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筑强创新主体 夯实产业根基
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射阳县始终将培育科技型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深入实施“扩量提质”行动,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助力企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该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5家,今年新申报1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14家。一批高成长型企业脱颖而出:明科橡塑、锡斌光电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瞪羚企业”;海普润科技成功跻身省、市“潜在独角兽企业”行列;农垦麦芽、九阳生物入选市重点实验室培育库。
射阳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春介绍, 1-9月,全县482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0.45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16.62亿元,规上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达17.1%,多项指标实现跃升。
在产业发展层面,射阳县坚持分类施策,推动各类产业协同升级: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智改数转网联”为主线,加大技改投入,突出绿色低碳导向,推广先进工艺和设备,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传统产业销售增长10.9%,转型动能持续增强。其中,临海镇、高纺园作为传统纺织产业集聚区,积极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升级——题桥纺织获评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沙印公司运用“5G+物联网”整合产业链;顺龙特种纤维建成苏北首个全智能立体仓储,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加速形成。
新兴产业持续发力。重点围绕新能源领域的动力电池和风电装备两条主线,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完整产业生态。经开区作为省级开发区,立足“智汽高飞”四大主导产业和三个细分产业链条,实施“链主+配套”协同招商,推动比亚迪动力电池、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全区拥有国家高企54家,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光电显示三大产业链,2024年开票收入突破百亿元。
未来产业积极布局。聚焦“数字”与“海洋”两大战略方向,实施双轮驱动。依托射阳经开区,围绕立讯精密、暖阳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以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系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海洋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
搭建融合平台 激活协同动能
平台是创新的载体,更是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连接器”。射阳县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目标,推动各类创新平台从“有”到“优”、从“散”到“聚”。
打造创新平台。以新能源、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等新兴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农业为方向,成功建设南大高新技术、河德智能装备、射阳大米产业、风电产业、中华绒螯蟹等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射阳港(南京)离岸科创中心和射阳(苏州)协同创新中心建成运行,探索“异地孵化+射阳转化”“离岸研发+射阳制造”合作新模式,实现“研发在外部、转化在射阳”的开放创新格局。
加强技术攻关。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按照“优势互补、领域匹配”原则共建高能级实验室,加快产业链前沿先进技术研发和攻关。在一系列努力下,标志性成果相继涌现:远景能源首款搭载自研全集成传动链的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成功下线;中车时代新材研发国内首套可回收热固性树脂叶片;CQC全尺寸叶片试验台全面竣工;金刚星锻造自主研制出大马力拖拉机;凯立达科技研发的首台车船尾气制冷制冰机组即将量产;“和盈黑鸡”“申江一号”“宁香菊”等先后获农业新品种认定。
深化产学研合作。今年以来,射阳县开展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18次,达成合作96项。合德镇作为县域创新发展中坚力量,更是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电力电气、健康医疗和无损探伤,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体系,推动锡斌光电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万级无尘光学实验室,研制出国内首台腔体精度≤2秒、表面粗糙度≤0.1纳米的超精密抛光机;助力赛福探伤联合中国特检院打造赛特检测中心,2项产品获评省“首台套”装备,填补领域空白。
优化创新生态 汇聚要素资源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沃土。射阳县从政策、人才、金融等多维度协同发力,全力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优质发展环境。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射阳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印《科技创新一本通》《科技创新政策速查指引》等资料,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政策精准落地。截至目前,已兑现科技奖补资金4668万元,惠及企业253户次,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优化人才引育。升级“黄海明珠人才”服务品牌,线下设“优才专窗”,线上简化申报流程,人才绿卡办理时间缩短超50%,实现“人才少跑腿”。落实“真金白银”激励政策,迭代“黄海明珠人才射阳计划2.0版”,按月足额发放补贴。截至10月中旬,累计兑现补贴4651.99万元。同时,通过 “射阳云聘” 平台、校企对接、见习留岗等方式,持续招引大专及以上人才2625名,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科技金融。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市场资本进入创新链上游,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科研保险业务,降低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风险;推动“苏科贷”扩面增量,联合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银行开展“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切实缓解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难题。
潮涌黄海,创新不止。站在“十五五”开局的新起点,射阳将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为战略牵引,持续深化“科企培育、平台提升、生态优化”三大工程,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中国式现代化射阳新实践注入更强动能、书写更美篇章。
通讯员 吴君灵 彭岭 薛芹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