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5块钱一斤的小米,到底贵不贵?一场直播,让这个问题炸开了锅。
近日,网红“李福贵”的首场直播带货,战绩惊人:10分钟,3.4万单小米,一抢而空!
不过,数据的火爆也引来了更严格的审视,马上就有网友扒出,她收购谷子的价格达5元一斤,较市面上三四元一斤的普通小米高出不少。不少人直接开喷:“这不就是高价扰乱市场吗?”
面对质疑,李福贵也给网友算了笔账。
她说,网上低价的小米多来自平原规模化种植,而太行山区零散种植的小米靠天吃饭,纯天然、无公害,产量有限、成本更高。她给出的收购价,符合当地行情,既让农民赚到钱,也没有抬价扰市。
一边是网友基于常识的价格质问,一边是晒出成本明细的主播。说白了,这场“价格风波”,折射的正是当下助农直播,最现实的困境。
首先,是很多消费者对土特产价值的“认知错位”。当人们习惯用普通小米的价格,去衡量这凝聚着精耕细作和独特风土的山区特产时,争议自然就来了。
再加上,不少人对“助农直播”本就抱有复杂心态,既希望它真能帮到农民,又担心背后是不是营销炒作。
说到底,助农直播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否抓住两端的核心:
农民最需要什么?不过就是一条稳定的销路,一个公道的价格。
消费者最在意什么?无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份可靠的品质。
不可否认,直播圈里确实有人打着“助农”的旗号,把赚到的钱全塞进自己腰包。
面对“最终不还是为了赚钱”的质疑,李福贵的回应也格外坦诚,她说,“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还不够,也想赚钱。有了底气和能力,才能帮更多乡亲过上好生活。”
网红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流量带来关注,也必然带来争议。如果能用商业利润,去反哺助农事业,那么这条路也走得踏实。
希望李福贵能守住这份“真助农”的初心,“红”得长久。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李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