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叶菁)一纸协议,川蜀大地再添数字新动能。近日,四川省政府与中国电信深化战略合作,聚焦算力集群打造与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标志着央地携手共拓数字经济深水区的新篇章。这一签约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电信深耕算网领域十余年的缩影。中国电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部署智算中心集群,提供“算网一体”解决方案,推动AI驶向“星辰大海”。
基建先行,构建“全国一体”的算力网络骨架
算力基础设施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算网服务的核心能力。中国电信以“2+4+31+X”云网融合架构为核心,打造了一张贯通全国的算力网络。在顶层布局上,其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建成两大万卡智算集群,位居国产算力领域前列。截至2025年9月,天翼云总算力规模已突破77EFLOPS,相当于每秒完成7700万亿次浮点运算,率先建成国产化全液冷单集群万卡智算中心。
区域落地层面,“息壤”算力调度智能连接东西资源。在四川,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通过“息壤”智算服务平台,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提供定制化算力支持;在海南自贸港,依托“息壤”平台打造的海南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成功实现了将东部旺盛的AI训练需求,智能调度至西部绿色能源富集地区的算力中心进行处理,有效解决了算力资源错配难题。这种“全国枢纽+区域节点”的布局,形成了“东数西存、东数西训”的资源调度能力,支撑本地各行业智改数转。
基础设施的先进性更体现在技术突破上。中国电信联合华为攻克智算广域网核心技术,通过租户级精准流控实现多租户统计复用与无损转发,大幅降低按算力卡建网的带宽成本。这种“算力感知+智能调度”的基建特性,让算力真正实现“按需分配、弹性扩展”。
技术破壁,打造“边云协同”的算网解决方案
当前,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头部和科创公司持续投入模型训练,千行百业急需推理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自建算力转向租赁算力,来降低综合成本。但是传统算力租赁方式无法满足企业数据安全、按需扩容等新的挑战,中国电信依托其在算、网、端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技术创新,重磅推出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为用算企业提供算网一体化服务,完美解决了企业在数据安全与算力扩容方面的核心痛点。
数据安全是企业用算的核心关切。中国电信针对企业私有数据的高安全性要求,方案创新性推出模型分层部署技术,构建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中国电信基于新型城域网部署该关键技术,已对DeepSeek和Qwen等主流大模型完成实证测试,结果显示网络侧和服务器侧无法通过中间数据重建私有数据,从技术底层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算力效率的提升则依靠网络技术革新。针对传统网络RDMA大象流混跑导致的拥塞问题,其通过精细化逐流调优算法,将网络吞吐率提升至90%,0.01%丢包导致的算力损失从50%以上降至可控范围。在北京安贞医院的实践中,该方案实现了医疗影像数据的高效传输与AI辅助诊断,既保障患者数据隐私,又将诊断响应速度提升40%。
运维简化则降低了企业用算门槛。通过部署华为智算CPE,结合IPv6+iFIT统一流级路径检测能力,方案实现了算力与网络的一体化部署,达成“一键式开通、极简化运维”。上海电信为中远海科提供的定制化服务中,该系统支持不同带宽的灵活收敛对接,满足物流数据实时分析的算力弹性需求,运维人力成本大幅降低。
生态赋能,推动“算网融合”产业转型
算网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产业赋能上。中国电信以“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涵盖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五层AI基础设施架构,推动算网能力向智慧城市、制造业、医疗等领域渗透,实现“算力即服务”的落地。
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依托区域算力枢纽,推出AI云电脑、GPU云主机等系列产品,均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适配,可提供私有化部署与专属微调服务。在成都政务服务中,该平台支撑起12345热线的智能语义分析,将群众诉求分类准确率大幅提升;在城市治理中,通过算力与视频监控网络的融合,实现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等事件的自动识别与预警,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
制造业的智改数转则受益于算力的弹性供给。中国电信为长三角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的算网服务,通过“边云协同”架构,在厂区部署边缘算力节点处理实时生产数据。
医疗领域的算力赋能更凸显民生价值。华西医院借助中国电信的智算服务,搭建了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平台,通过GPU云主机的强大算力,实现肺部CT、眼底影像等数据的快速分析,疑似病灶检出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早期肺癌检出率提升20%。这种“算力+模型+应用”的模式,已在全国多个省份的县级医院推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低空经济作为协议中的新兴合作领域,中国电信的算网布局已提前卡位。其通过“中心-省-边缘-端”四级算力架构,在四川试点部署低空通信与算力节点,为无人机巡检、物流配送等场景提供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依托智算广域网的低时延特性,无人机传输的高清影像可在100毫秒内完成AI分析,实现电力线路故障的精准定位,作业效率大大提升。
如今,中国电信深耕算力网络的足迹已遍布神州大地。这张日益强大的算力网络,如同数字经济的“中枢神经”与“动力引擎”,不仅承载着当下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重托,更锚定AI、量子、低空等未来科技制高点,持续为数字中国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