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内河航运体系中,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物资运输的黄金水道,承载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梁山港作为京杭大运河关键枢纽港,地处鲁西南物流核心节点,既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山东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贸易门户。近年来,随着内河航运智能化转型加速,传统港口面临作业效率低、数据流通不畅、安全监管难等痛点,亟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破解发展瓶颈,山东移动通过5G、AI等技术,打造智慧梁山港,推动这座内河大港焕发数智新活力。
5G 专网筑基,打通港口“神经脉络”
山东移动从基础设施升级入手,为梁山港重点区域——煤棚部署5G港区专网,构建起覆盖全港区高可靠、低时延信息传输网络,如同为港口搭建了一条“数字高速公路”。依托这一网络,煤棚内的港机设备、输送系统、监控终端等实现全面接入,作业数据采集与传输进入“秒级时代”,为煤炭转运全流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打下坚实基础。基于5G专网,山东移动助力梁山港实现了煤棚作业的数字化管控,设备运行状态、煤炭堆存情况、转运进度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提升了作业透明度,更推动传统煤港运作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
AI+RPA 协同,智能管理破解业务“效率瓶颈”
梁山港联合山东移动针对梁山港业务数据跨系统流转难、人工录入耗时长的痛点,创新引入AI大模型与RPA流程自动化技术,为港口智慧管理中心注入“智慧大脑”,成为山东省内第一个应用人工智能结合港航业务的港口。在数据处理环节,AI大模型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自动解析船舶报文、货物清单等非结构化数据,原本需要6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整理的信息,现在通过RPA每10分钟整理一次即可,且准确率大幅提升。RPA 机器人则化身“数字员工”,自动爬取货运信息、报关数据,并精准写入仓储、物流等不同系统,彻底告别“人工拷贝粘贴”的繁琐流程。据统计,该系统上线后,梁山港办公流程平均处理时长缩短 60%,数据录入错误率降至0.1%以下,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更让港口管理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5G赋能人员定位,织密港区“安全防护网”
针对梁山港港区范围广、人员流动管理复杂、传统安全监管存在盲点等挑战,山东移动基于5G网络优势,构建了高精度人员识别与定位管理系统,为港区人员安全保驾护航。系统通过部署于港区的5G基站与定位终端,实时追踪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并结合电子围栏技术,对进入危险区域、限制区域等异常行为进行智能预警。一旦发生人员跌倒、长时间静止等异常情况,系统可立即告警并推送信息至指挥中心,实现快速响应与救援。依托5G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人员定位数据得以高效回传与处理,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的不足。自该系统应用以来,有效降低了梁山港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为港口平稳运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智慧安全防线”。
展望未来,山东移动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能力优势,在梁山港进一步探索AI、量子通信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流程智能化、全要素数字化、全场景绿色化”的内河智慧港口新标杆。梁山港的成功经验,也将复制推广至更多内河港口,以数智力量推动京杭大运河航运体系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