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17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北京市大规模智算集群开放互联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形成了超大规模智算集群互联计算解决方案。这标志着我国在突破智算集群互联瓶颈、构建自主开放计算生态的征程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当前,伴随大模型在各领域的应用激增,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推动算力需求井喷,算力规模呈指数级扩张态势。然而,从目前来看,国内互联相关标准组织数目众多,研究范围存在重叠,产业生态呈碎片化态势,未能形成统一高效的互联生态体系,这也使得集群算力瓶颈问题愈发凸显。
“大规模智算集群互联能力,是突破算力瓶颈、强化算力供给的关键支撑。”市经信局方面表示,在此背景下,市经信局联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计算互联协议收敛、交换芯片研发、商业化应用、生态构建等关键环节,形成了超大规模智算集群互联计算解决方案,并推动成立大规模智算集群开放互联创新中心。
标准化方面,在国家工信部指导下,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会同市经信局联合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发起了计算互联总线协议(CLink)联合倡议,核心目标是提升计算产业全链协同能力。
记者了解到,CLink标准体系将以创新中心的开源开放智算互联协议为蓝本,通过标准化引领计算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标准体系涵盖总体架构设计、通信语义、流量控制等核心内容,为大规模智算集群提供统一技术规范,提升规模化部署效率,加快在实际场景落地应用。
市经信局方面表示,未来,创新中心将在工信部的指导下,聚焦互联网厂商等用户企业需求,构建开源、开放、共享的互联应用生态,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实践,打造具有强大创新活力的计算产业生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