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晟科技8天6板,成为年内一大妖股,其宣告跨界固态电池,也成为一时热点,倍受投资者追捧。
2025 年10 月14日,国晟科技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告显示,国晟科技二级控股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计划以2.3亿元人民币向国晟环球新能源(铁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岭环球”)进行增资,后续投资建设固态电池产业链AI智能制造项目。
2025年10月30日,国晟科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至此,国晟科技也正式宣告跨界进入固态电池行业,其股价从10月14日收盘价3.58元,到11月19日收盘价8.97元,1个月的时间暴涨150.56%,资本市场的魔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远离资本市场对概念的惯性吹捧,回归企业经营本质,面对短期经营压力和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的长期不确定,再叠加其自身实力的不足,国晟科技的再次转型之路仍然充满变数。
Part One
追高HJT陷入流动性困境
国晟科技选择再次跨界
国晟科技原名乾景园林,原主营业务为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景观设计,2022年开始跨界切入光伏赛道,2023年完成全面战略转型,当年光伏行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90%,正式成为以HJT组件销售为主业的光伏行业新军。
2023年同样是光伏行业开启周期下行的开始,国晟科技无疑追在了高点,陷入了年年亏损的窘境,2023年、2024年、2025年1-9月份净利润分别为-0.62亿元、-2.07亿元、-2.14亿元。
持续亏损同样给国晟科技带来极大的现金流短缺压力,令其短期偿债能力堪忧。据三季报披露数据,报告期末国晟科技流动资产合计13.34亿元,流动负债合计22.17亿元,流动比率仅仅只有0.6,其货币资金也只剩余2.73亿元。虽然报告期内国晟科技经营性净现金流取得1.13亿元的正向流入,但是短期负债中高达1.82亿元的短期借款、1.83亿元的应付票据以及8.10亿元的应付账款等扎眼数据,仍然成其短期内面临的重大考验。
即便短期内面临流动性困境,国晟科技依然决定投入巨额资金押注固态电池。据国晟科技《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披露,其二级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以现金出资2.3亿元,其中1.6亿元通过银行贷款,7000万元为自有资金,交易后股份占比51.11%。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表面来看,是国晟科技投入2.3亿元巨额资金,身背沉重财务压力押注企业未来发展,但是在侦碳家看来却是其借助企业发展的“故事”撬动资本市场,从而解决当前现金流严重不足的关键举措。
Part Two
跨界固态电池本应加重财务负担
股价大涨后质押股票却解现金流之困
公开资料显示,国晟科技控股股东国晟能源分别于11月10日、11日两次进行了股权质押,两次质押后,国晟能源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 61,500,000 股,占其持股数量的比例为56.79%,占国晟科技总股本比例9.37%,用途分别为自身经营需要和支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值得注意的是两次质押时间在《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内,质押日收盘价经过三次涨停板后已经达到5.81元和6.39元,相比6月20日进行的股票质押(已于8月20日解除)价格几乎已经翻倍,其取得的资金也大幅增加,一出一进之间,现金流得到极大补充。
与此同时,国晟科技虽然本次投资固态电池金额达到2.3亿元,但是据《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标的为铁岭环球是新成立公司,没有实际经营人员,尚 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本次增资款项根据铁岭环球生产经营需要逐步进行实缴。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由此可以看出,出资时间进度的主动权完全由国晟科技掌控,可以根据项目进度和公司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分阶段逐步投入,短期内不会背负太重的财务压力。
另外,公告中也披露到本次对外投资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而通过股票质押改善现金流提升企业信用,通过投资固态电池进入新兴产业打造优质资产概念,国晟科技银行贷款也将更加容易。
另外虽然增资协议约定增资款项专项用于投资建设固态电池项目,但国晟科技完全可以在取得贷款后根据项目进度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安排,成为补充现金流的另一重要渠道。
对于国晟科技目前而言,最缺少的是时间。虽然2025年6月份与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签订了10.425亿元的组件销售大单,但订单的履行和付款仍需时间,而短期债务问题却已经迫在眉睫。
固态电池作为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技术方向突破、商业化之路尚待验证,作为行业跨界者,国晟科技在技术储备、资金实力、人才储备都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是否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仍需持续关注。但无论如何,即便只是国晟科技讲述的一个资本故事,最起码也成功撬起了资本力量,解决了一时之困,为国晟科技的业绩增长和业务突破争取到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