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中生,在大学里给工学博士生上了两年专业课,这种天方夜谭的事,竟在现实中发生了。
更荒唐的是,他还被聘为大学的首席科学家、二级教授,年薪过百万元,安家费就高达数百万元,科研经费千万级别,还入选了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中青年科学家。这么重要的人,怎么能轻易蒙混过去呢?
这件事就发生在江苏科技大学,这个“南郭先生”就是郭伟,只上过高中。不过,这样脑子好使,胆子大,能吹牛,会忽悠。他利用海外有一个“GUO WEI”的人,把这个人的学术及研究成果,安在自己的头上,再虚构伪造一份华丽的简历,把自己包装成纳米材料方面的领军人物,卡脖子技术方面的攻关者。“南郭先生”郭伟,凭借拙劣的演技,竟然将大学给骗了。
为什么说郭伟的演技不高?其实,仔细推敲简历,发现包装过头,漏洞百出,只要江苏科技大学把关严一点,绝不会出现这种丢人的事。我们来看看郭伟的简历有哪些漏洞?
漏洞一:论文及被引用次数
郭伟声称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孪晶界密度与强度非线性关联”论文,被国际通行称之为“郭氏模型”,此论文引用超1300次。而经检索,该期刊未发表这样的论文,也无任何署名郭伟的作者。
郭伟宣称对外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单篇论文被引用1300多次。我们知道,单篇论文被引用二十三次,就算比较优秀的论文了,被引用超过100次,则是高影响力的论文。郭伟说自己的单篇论文被引用1300多次,这是巨大影响力的论文,难道学校不去核实?他说的“郭氏模型”究竟是啥东西,江苏科技大学自己总要搞懂吧!
漏洞二:杜撰任职经历及获奖荣誉
郭伟说,他曾任三一集团欧洲总工程师,这个职位有一定影响力了,不好蒙混吧?三一集团是全球大型工程机械公司,加上又是国内企业,江苏科技大学可以通过网络核实,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打一个电话去核实,这并不难。这件事曝光后,三一集团也证实,公司查无此人。
郭伟杜撰自己曾经是“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这是很重要的荣誉,要求在特定领域具有重要贡献,取得了突出成就,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是可查的。如果有华人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肯定会有大量的相关报道,检索就出来了。江苏科技大学也没有去核实。
另外,他还自称“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也是杜撰的,经不起查。
漏洞三:国内成就怎么来的?
根据郭伟的简历,稍微具有逻辑能力的人,都可能会发现破绽。郭伟称,他从西安交大毕业后,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纳米能源电池研究;2000年,他攻读日本九州大学博士。2023年,他回国加入江苏科技大学。结合他说的德国国家科学院、三一集团欧洲等单位,也就是说,过去20多年里,他一直在国外。为什么,他却获得了大量国内的重要奖项?比如,荣获“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新人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这些奖项不是天下掉下来的,哪有那么好拿?总得有原件证书吧!
不说其他的,就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是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获奖难度极大,有些年份,这个奖项是空缺的,不会轻易颁发。高科技企业当中,即便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突破,它们获得最高奖项,大部分也就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比较少。郭伟说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科技大学竟然没有去质疑,这一点我想不通。
漏洞四:高考状元
郭伟称,他1994年以685分的成绩,考入西安交大,是当年的高考省状元。1994年,教育没有现在这么卷,这种高分很罕见。我记得,1998年,570分,在湖南就能考中上的985大学。2000年左右,湖南考生580分就能考武汉大学。在当时,650分左右的成绩,可以考入清华北大较好的专业。
郭伟的骗术并不高明,破绽较多,破绽较大,只不过学校的审核形同虚设,才闹出今天这样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