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
在连高效转化应用
近日,大连市科技局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创新团队与技术经理人网格化包保对接工作会议。这标志着大连市技术经理人网格化包保机制进一步拓展深化,大连校地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泛化对接”迈向“精准包保”的新阶段。
在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团队与技术经理人网格化包保对接工作会议上,首批9家技术经理人之家与学校20个学部(学院)建立包保机制,开展深入对接。会上,市创新创业创投服务中心公布了对口包保对接联系名单。“连科荟”平台现场发布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24项企业技术需求,各项需求应用场景清晰、拟投资金额明确,有效激发创新团队“揭榜”攻关动力。
技术经理人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专业服务力量,具备技术、运营、商务与谈判等多方面能力,是推动创新资源融合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市已累计培养技术经理人1300多名,并首批授牌市技术市场协会、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等9家单位设立技术经理人之家。
大连市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陈涛:
黄海实验室今年大概有10家学科性公司设立,我们包保团队会陪伴这10家学科性公司,为其提供产业端、金融端,包括技术综合服务端的支撑。
会上,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博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团队和科技企业“双向奔赴”,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连交易、在连转化、在连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大连化物所创新团队与技术经理人网格化包保对接工作会议中,凌工科技高级技术经理人刘卓代表技术经理人发布了涵盖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多项企业技术需求,并详细介绍了《大连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指引。
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李先锋介绍,化物所在精细化工、清洁能源等领域成功转化的多项技术,已为本地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提供了实质性支撑。
期待以此次网格化包保为契机,进一步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通道,让院所的创新力量更深入地融入大连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
他表示。
路演环节成为会议亮点,在两个会场,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电化学合成绿氨关键技术与过程化团队等5个创新团队与来自大连化物所的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研究中心团队等4个创新团队,分别登台介绍研究方向,发布前沿科技成果。
会后,创新团队与技术经理人展开面对面交流,双方围绕技术难点、市场应用、合作模式等深入探讨。多位团队负责人表示,技术经理人的加入有效缩短了研发与市场的距离,为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清晰路径,为成果落地铺设了“快车道”。
包保机制的建立与深化,聚焦解决以往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散、跟踪弱、落地难”的痛点,技术经理人之家为对应学部(学院)和创新团队配备专属服务团队,不仅致力于实现供需双方的智能匹配,形成“创新团队抓技术、技术经理人抓服务、科技企业抓市场”的协同闭环,更着眼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零星破冰”走向“体系化推进”,为大连的产业升级注入持续而深厚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