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思维》
[英]汉娜·克里奇洛著 中信出版集团
该书深入剖析了联结思维与集体智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群体协作智慧的生动画卷。
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智力进步常态。我们为探索与实现新想法而创造出新工具,这些工具又催生出更多可能性,促进着文化与社会进化。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仿佛完美的环境条件已被创建,我们只需开足马力,向联结思维这一目标奔去。
这似乎正是当前发生的情况。2020-2022年,认知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环境第一次强势主导着人类物种的进化方向,甚至胜过了基因对人类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身处的由技术支持、信息驱动的互联互通的生存环境。如今,群体层面的文化进化比基因进化更具适应能力,速度也更快。这意味着,我们的环境——我们成长与居住其中的各种文化,正在成为决定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未来发展的终极力量。
文化为何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当各群体的合作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准,个体间的竞争性选择便不那么重要了。此时,重大的进化转变将会出现。我们今天所说的“生命进化”正是源于一次这样的转变。那是大约38亿年前,地球上的单个细胞之间发展出强大的沟通、合作和整合能力,经过反复的试错,最终组合成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包括人类。现在,人类很可能正在进入另一个进化转变期,集体智能将逐渐从个体化的历史背后显现出来,日益演进,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人类或许会进化为高度一体化的巨型群体,就像蜂巢和蚁群那样。这个概念或许有些陌生且异化的意味,但它将开启人类合作的乌托邦时代。
在今天这个脑科学时代,人们从不缺乏兴奋感与积极的心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将我们大脑的神秘图像清晰地展示出来,这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大脑能够提供如此宽广而多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开始注意到人类神经多样性的力量,以及我们所有人何以从中受益。孤独症确诊患者的大脑感知世界的方式与旁人有显著不同,读写障碍者也是一样,青少年与年长的退休人士更有着不同的大脑结构。上述差异深刻影响了人类的认知方式——如果对人类现有的多样思维予以足够的重视,人类解决问题与发挥创造力的能力将实现怎样的飞跃?
我在本书的序言前附上了一幅名为《此地》的画,创作者是艾丽西亚·亚当斯,她是一位令人骄傲的卡米拉罗伊女性。卡米拉罗伊是澳大利亚东海岸部落之一,人口分布范围极广。画中的点代表来自海洋与内陆的不同氏族,他们相聚在一起,寻求合作并庆贺彼此的创造力。这是一幅鸟瞰图,描绘着集体智能的形成。在画面的中心,各部落的人们相互交融,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观点,新知由此产生。该画面也为反思历史智慧留下空间,确保这智慧代代相传,并融入当下的思想进程中。
我爱这幅画。艾丽西亚对本民族智慧的热忱与我的科学知识形成了强烈共振。她的点画让人想起科研工作者为将大脑连接组中持续不断的数据流可视化而绘制的示意图,而大脑连接组所起到的作用就像一部讲故事的机器,是它生成了人生的独特叙事。对我来说,艾丽西亚的画作就像一幅更加宏大的示意图,每个点所代表的不再是大脑内部的区域,而是每个人。画中描绘了人与人的相互沟通,直至形成共同体的过程。这些点是集体智能运作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