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记者了解到,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自主研发的“输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系统”已实现重要输电线路智能化评估全覆盖,雷害风险评估效能提升75%,为电网防雷安全筑牢技术屏障。
该系统凭借智能参数提取、精准风险评估、科学建议输出三大技术创新实现效能跃升。依托三维激光点云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自动识别杆塔、导线等设备参数,提取精度达厘米级,构建高精度数据基础。在此之上,系统融合地闪密度、接地电阻、地形等多源数据,通过模拟现场工况分析雷害风险,评估结果较传统理论测算更精准高效。同时,系统通过量化分析形成决策依据,助力防雷资源精准配置,推动防雷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传统方式需人工观测、手动提参并凭公式计算,流程繁琐且准确性受限。”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智能运维班班长许保瑜介绍,一条220千伏线路传统评估需2-3天,新系统仅1天即可完成。
据悉,该系统重点覆盖500千伏西电东送主通道及高风险线路。自该系统上线以来,已完成昆明区域60条220千伏、2596公里500千伏及386公里高风险线路的全覆盖评估,生成134份专业防雷报告。今年以来,昆明供电局依托该系统推动6个输电防雷专项项目落地,为重要线路精准运维提供核心支撑。
此次系统全面应用大幅提升了电网防雷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形成可复制的“昆明经验”,对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
通讯员:张贵军 王晨瑾 何幸然
编辑:汤维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王一帆